清末英雄_丁卷 第七十七章 弹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丁卷 第七十七章 弹簧 (第1/3页)

    亚洲第一大铁厂屹立在长江右岸,此地和后世的马鞍山市位置相比,更加靠近南一些,铁厂规模极为庞大,高炉耸立,灯火辉煌,在朦胧的月色里整个厂区像是一只远古凶兽,盘踞在离南厩八十多公里的地方.不过两江总督端方对铁厂也甚是防备,几个营的清军就驻扎在离此地不远的采石矶和云台山,美其名曰保护铁厂,更怕铁厂造枪造炮,时不时的还要派人到厂区探查一番,至于工人里头的密探,也不在少数.要用革命党的钱,但是又要防着革命党作乱,这是总督大人之所想,是以他听闻杜亚泉是铁厂总办后,还特意赏赐了江宁城里的一座宅邸给杜亚泉,好让他把家眷安置在江宁城里.

    凡此种种作为,才最终让端方对铁厂安下了心,前几个月的出铁典礼,他也是亲自道贺,在肯定铁厂业绩的同时,更发表了一通满汉团结促生产,和谐共建新社会的讲话,引起了当场士绅的好评.此番之后,那些有钱投在铁厂里面的徽商也督促杜亚泉上了一份折子,除了感谢皇上感谢朝廷之外,更保证铁厂将严查乱党,将永为我大清的繁荣昌盛贡献微薄之力.

    官样文章作作也就罢了,马鞍山铁厂本就没作为革命的大本营的意思,杨锐也不喜欢在铁厂发生革命,厂子里的高炉,机器都是花了白花花的银子买的,一旦来几发炮弹,那可就全玩完了.现在在马鞍山附近的布置也无非是有一个飞艇着陆场罢了,但那是在西南方向.

    "飞艇那边没问题吧"闻着铁厂的烟煤味,杨锐不看铁厂,而是看向西南边的山峦.严州根据地有用不完的弹药,他一直担心满清会绕着严州根据地侦查交通密道,特别是现在根据地已经扩大到宣城了,宣城到马鞍山也就是百多公里,加上天字号的背景.即便现在飞艇飞的更高了,杨锐也还是担心着陆场难以保密,那么大的一个东西,月光亮一些的晚上远一泄是能看见的.

    "基本没有问题."杜亚泉说道."选的哪个地方都是没有什么人家的,又被我们划做矿区,里面的人家也迁走了,晚上山凹里飞起来一个大东西,能注意的人还是不多.再说就是矿区邻近的二三十里我们也都做了监控,那些人家的男人孩子要么进了工厂要么进了学校,即便是他们发现了什么,也能控制住."

    见他如此自信,杨锐笑问:"你就不怕里面出几个忠君爱国党啊那般士绅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士绅都住在城里头,哪有士绅住乡下的.百姓吓一吓他们就好了.只要和尚道士说了话,那他们也就是信了,乡下人都是这样."革命方面,杜亚泉担心的不在飞艇的保密性上,而是担心另一件事件."竟成啊.二厂的机器算是大部分运进来了.只是那水压机太大,更是显眼,要想运到淮南那边,还是太显眼了."

    二厂就是第二军工厂,地址是在靠近淮南的八公山.之所以把军工厂设在那里,除了保密,另外则是马鞍山的铁矿石含硫含磷较重.而第二军工厂是要试造火炮的,炮钢冶炼过程中对去硫和去磷的要求都比较高,是以军工厂用的原料并不来自于马鞍山,而是来自于霍邱铁矿,那边是磁铁矿而不是硫铁矿,硫磷的含量极少.精炼之后可以作为造炮的基材.只是原料解决了,工具却不好解决,造炮的钢胚是要用水压机不断锻造才能使得钢质变得更加紧实,使得炮管更见坚韧,沪上江南局就有一台两千吨的水压机.此为造炮的必备机器.

    "太大,有多大现在不是有小铁路通进去么"杨锐对于两千吨水压机没有概念,和记得解放后有个万吨水压机,那只是图片上,不明白实际有多大.

    "哎,"杜亚泉摇头,杨锐是没有去过江南局的,不明白那房子大的东西到底有多大,只好道:"关内不比关外,这边因为涉及到走私烟土,私盐,江防队和海关都查的紧.那水压机一但运进来被人家看见,这东西能干什么,我们又要干什么,所有人都是一清二楚了.不说水压机,那械床都是分批,借着修铁路建钢厂的名义花了两年的时间才陆续运进来的.若是没有这个名义,那喧器可是怎么也运不进来的."

    "没有水压机,那炮管岂不是造不了"杨锐此时有些失落,难道自己的兵就是用迫击炮的命吗满清现在越来越狡猾了,第六镇被覆灭之后,新派来的部队全部用的都是75mm山炮,还有则是汉阳厂的57和37炮,这叙炮除了更适合山地作战意外,更重要的是能防止革命军缴获,一旦革命军杀出山区,那么满清的野炮也能克制革命军的山炮.现在即便是杭州大胜缴获了第六镇的野炮,可复兴军所有的野炮加起来只有七十多门,只相当于新军两个镇的数量,其他除了四五十门山炮,剩下的都是迫击炮了.

    "75mm口径的炮是可以用五十吨气锤的,沪上江南局仿制的克虏伯的山炮就是用五十吨气锤锻造的,造出来的炮还是合格的.但是野炮的初速是山炮的一倍,倍径也要达到二十九,不比山炮的十四倍径,现在那边正在试造,明日我带你去看看吧."杜亚泉道.

    杜亚泉翌日早上天还没亮便带着杨锐诸人上了去芜湖渡船,然后坐着运煤的火车经合肥直去淮南.,这铁路两百多公里,只到了晚间才到了淮南,休息一日之后,一行人又是坐着小火车往山里赶,此去是到淮南县城西南十多里的八公山.这里面之前被铁厂宣传有煤矿,两年下来很多修煤矿的洋机器从外边运过进去,煤井也开了好几个,只是开工不到半年,就说此地的煤没有其他地方的好,来的人便撤走了,只剩下一个大厂子在这里,除了有人看着里面的东西,其他就少有什么动静了.

    从马鞍山过来两百里的路程.风雪里走的很是艰难,小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