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靖王做钦使 (第2/2页)
过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必黄宗、刘文心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皇帝道:“徐相,理是这个理,事不一定该是这个事。叛军一路南下,攻占了数州之地,千万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作为他们的天子,理应着急,为他们早日带走灾祸,还他们太平与安康。” 杨怀宁站了出来,俯首道:“陛下,要不再诏书一封,由靖王殿下亲自送去,顺便做个监军,督导他们出战。” 皇帝道:“徐相,杨爱卿言之有理,就按他的意思办吧。” 户部尚书俞万梁站了出来,俯身道:“陛下,靖王殿下要协助禁军大统领守卫京师,哪能轻易外出。” 李长青站了出来,俯身道:“陛下,要是虎牢关都守不住,这京师的布防犹如虚设。只要能守住虎牢关,将叛军消灭于关外,靖王在不在京师都一样。” 吏部尚书颜真卿站了出来,附和道:“陛下,虎牢关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是那里都失守了,单凭这三两万禁军,怕是很难守得住京师,应先以虎牢关的战事为重。” 皇帝道:“那就依颜爱卿之言,一切以虎牢关的战事为重,靖王做特使,督导虎牢关战事,今日就出发。” 三皇子站了出来,俯身道:“父王......”
皇帝道:“你又想怎样?” 三皇子道:“黄宗、刘文心他们抗旨不尊已成事实,应当加以惩处,以儆效尤。” 群臣一片拜倒,附和道:“陛下,三殿下言之有理,理应加以惩处。” 皇帝道:“徐相,严相,你们看呢?” 徐任枫道:“陛下,战事吃紧,要是处罚过重,就怕虎牢关的军心不稳,毕竟那些将士都是荆襄男儿。要不将他们各降一级,以观后效。” 严松道:“徐大人言之在理,不宜处罚过重,毕竟前面虎牢关大捷,他们可是有功之臣。” 皇帝道:“那就依徐相之言,各降一级,以观后效。” 徐任枫、严松、杨怀宁等人立马俯身道:“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严松、徐任枫、杨怀宁、林元治、苏达仁的追随者一听,立马附和起来:“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王、宁王、豫王等人一见,懵逼在那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 皇帝一听,立马来个了顺水推舟,放大声音道:“那就这样,散朝。” 董宁一听,大声道:“国事处理完毕,散朝。” 下边一阵叫喊声:“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会散,靖王跑到徐任枫身边,言语道:“徐相,你们这出的什么主意,要是我带着诏书去,刘文心他们要是不照着诏书做,那不正好给了那些鼠目寸光之人一个整治黄宗他们的借口了吗?” 严松道:“殿下,你觉得你不去,他们就找不到借口了吗?” 益王道:“严相,此话怎么说?” 严松道:“殿下,黄宗、刘文心他们为什么要退守到虎牢关啊!不就是正面干不过叛军吗。齐王、宁王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只不过想借着这混乱的局面,将自己手下的将领送出京城去带兵,以便日后谋取更大的利益。” 靖王道:“严相,就算是这样,我去了也是白去啊,又帮不上什么忙。” 徐任枫道:“殿下,你怎么会白去了呢!最起码不会跟他们形成敌对关系,也可随时将他们的难处传回京城,消除陛下对他们的猜忌。” 靖王道:“那先说好了,我只去看看,顺便了解一下,其他的不会做的,我可不会用兵打仗。” 徐任枫道:“殿下,有您这句话,杨大人就没白帮你争取这个差事。” 几人走出奉天殿,朝着内阁走去,步子极为沉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