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何时把家还 (第2/2页)
梦里舞。 她中有我,我中有她? 遥相望,苦瓜棚上挂。 多病情缘,拆散金殿鸾凰,放飞锦帐纸鸢。 不怨咱情薄,只说她,堵塞了风月城关。 海誓山盟,落地无根。 姻缘虽好,相见难,别亦难! 暮雨收,楚天秋。 夕阳照古冢, 牧童归去,倒骑老黄牛。 ———— 陈亮听过,道:“好曲调,却不是好人。” 余清转过身,坐了过去,拿起酒壶,苦笑道:“调子不好,人也不好,就这壶酒好。” 陈亮拿起酒壶,跟余清轻轻一碰,道:“余老,曲中人呢?” 余清沉寂片刻,道:“思念成疾,二十年前就过世了。” 王猛问道:“春风无情花落去,想念她吗?” 余清大笑道:“你这傻孩子,我一生就相中一个母夜叉,不想念她,想念谁去。” 王猛傻笑道:“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陈亮唱和道:“至今呜咽东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时。” 余清喝过几口美酒,道:“好了,你们这些傻孩子,乱伤感什么。快速平定叛乱,早点回家才是正理。” 陈鲲举起酒壶,道:“来,余老,为能早点回家,干杯。” 余清跟陈鲲的酒壶就是一碰,道:“看看,还是小陈懂事,知道为‘早点回家’干杯。” 王猛跟陈亮一听,举起酒壶,碰了过去,道:“来,喝。” 四人喝上几口酒,王猛放下酒壶,道:“二弟,你明天带上两千兵马回京,迎接皇帝陛下。”
陈鲲问道:“哥,皇帝陛下真会走出京城啊?” 陈亮笑道:“陛下又不敢大开杀戒,又不敢让你大哥回家种地,只好走出京城,御驾亲征了。” 余清有些忧虑,叹息道:“陛下来了,这散漫的小日子恐怕到头了。” 陈亮责问道:“你刚才还在说,早点回家重要,还没过一会儿,腔调怎就变了?” 余清道:“陛下是天子,自有天子的气派,我是怕你们难以伺候到位。” 王猛道:“余老,你多心了。陛下虽说不上什么‘安贫乐道’,但也绝没有他人想的那么娇贵,只要能让他吃的安心、住的安心,其他的,都可以商量着来。”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传了来:“船家,能载我过的河去?” 船家听过,将王猛几人瞄了一眼,装作没听到。 王猛听着声音,好似在那儿听过,转过身,朝岸边瞧去,那年轻人的身影好生熟悉,就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名字,过了好久,终于想了起来,惊讶道:“符卿书。” 连忙对船家道:“大叔,那是我朋友,将他接上来吧。” 船家听过,将船划了过去,靠近岸边。 符卿书一个短跑,用力一跳,蹦上船来,不是王猛几人早有准备,船儿怕是要被掀翻。 王猛见符卿书站稳了脚跟,对其侧影道:“老符,你家不是在那边吗,咋的跑到河对岸去了?还风尘仆仆一身的。” 符卿书一听,好熟悉的声音,立马整理好姿容,转过脸,坐了过去,道:“还不是温良玉害的,要我离开安思景,跟他混。谁知我离开了安思景,他却一声不吭,跑了。害得我不想让饥饿给弄死,只好四处要饭去了。” 温良玉拿起一壶酒,递给符卿书,笑问道:“温良玉让你离开安思景,可开了什么条件?” 符卿书接过酒壶,喝了几口,道:“汴州刺史。” 王猛快语道:“老符,你记错了,是汴州知府。” 符卿书道:“这哪能记错,是汴州刺史。” 王猛提起酒壶,跟符卿书碰了一个,道:“老符,你要是记错了,是汴州知府,我可以做主。要是没有记错,是汴州刺史,那你得亲自找皇帝要去。” 陈亮笑道:“仕途的第一站,就是汴州知府,多少人梦寐以求,你好好想想,该是记错了。” 符卿书喝下美酒,微笑道:“那肯定是记错了,是汴州知府。” 王猛放下酒壶,道:“理清楚了?” 符卿书敬了陈亮、余清、陈鲲三人一个,道:“没错,是汴州知府。” 王猛笑道:“那行,今晚到我那里吃顿晚饭,好好跟陈军师、余老喝上一顿好酒,睡一觉,明日上任。” 符卿书不解,道:“干吗非得今晚,明日不能喝吗?” 王猛笑道:“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怎的把火烧起来吧。过两天,陛下就要来了,要是看不到旺盛的火光,以后谁给你升官去。” 符卿书笑道:“那还是今晚喝了的好。” 余清、陈亮、陈鲲,见符卿书极为幽默,很合口味,将酒壶摆上,一个碰撞,喝了起来。 随着船儿游动,五人一边赏玩着两岸风光,一边品着美酒,一边话着家常,趣乐融融一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