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求学问道 (第1/3页)
浮于青山间,藏于苦竹里,从林家大院出东门二十余里便是藏竹寺,以这藏竹寺为基准再往西北行个四十余里官路便是林德贵探得的那张夫子的居所。 眼前这藏竹寺不大,前后进深约莫三十三丈,在这佛法还算兴盛的朱明国只能算个末流小寺,还未进入寺中,耷拉半截的牌匾无处不显的其寒酸。 寺中正殿倒是规矩摆了一张九寸石佛,其左右还有零散几个半丈弥陀雕塑,雕塑也是青石雕刻,此时正是雨季,苔藓丛生,因而可见四周的沙弥正在不断的清理石佛上的青苔。 说来,李氏倒也不算信佛之人,只因林母几年前怀小平安时颇有不适,李氏便来此虔诚叩拜祈福数日。 谁料不多时日林母不适之感竟真就消散,后续小平安临盆时更是无比顺利。 此后李氏逢节庆便每每前来还愿,更是赠与过寺庙一笔不少的香火银钱。 今日虽不是什么节庆,但为小平安求学一事,李氏路过此处便也就进来求个机运。 “阿弥陀佛,小师傅,苦竹大师可否在寺里?”李氏对着身前正聚精会神清扫苔藓的一小沙弥躬身问道,态度极其诚恳。 小沙弥听闻李氏的声音也转过身来,瞧见是她以后也躬身微笑回礼;双眼微眯声音极为温和舒适说道。 “原来是李施主来了,苦竹方丈正在后院观禅,您稍息片刻,我这就去将方丈唤来”。 说罢,小沙弥便放下手中清理青苔的小铲向着内庭走去。 “有劳了”。 见小沙弥去寻方丈李氏也不矫作,回礼一句便拉着身后的小平安静静等候。 小平安好奇的打量着正殿石佛,欲上前触摸时却被李氏拉在身后,李氏对着小平安微微一笑摇头,也没责怪,只是示意他不得无礼, 林平安此刻只能安静的站在李氏身后,静静的盯着那石佛,石佛慈眉凝视远处,好似有什么魔力吸引他一般。 “李施主路过敝寺老和尚未能出门相迎,倒是我失礼了”。苦竹方丈人还未到跟前,声音已然传到李氏的耳中,这老和尚声音洪亮,语气却是不紧不慢。 “大师哪里的话,路过宝寺仓促打扰,苦竹大师才是莫要责怪的好”。话语间,苦竹已然走近,李氏连忙躬身行礼。 略过李氏,苦竹的视线不禁也落在林平安身上, 老和尚看向林平安,小平安亦在打量着这老和尚,此时的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好高大的人儿! 这老和尚身高怕是足足九尺有余,其形态如虎似熊,全然无一种修行之人的仙风道骨之貌,身上的袈裟更是破乱不堪,也不加以不修补,更加显得这寺中寒酸。 而最让林平安心惊的是他那把好似黄铜打造的禅杖,禅杖杵地那一瞬间林平安好似感觉地面也为之一颤。 这般模样哪需李氏提醒自己向这老和尚行礼。 林平安在注意到那苦竹方丈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时便已自觉躬身,好似自己再慢半刻,那老和尚就要教授自己何为我佛慈悲,因而小嘴连忙道:“苦竹大师好”。 “嗯,嗯,好啊”。苦竹大师见状哈哈一笑便又转身对着李氏寒暄:“我观令公子眉宇飒爽,形态端正,李施主好福气呀”。 “大师见笑了,小儿不知礼数,大师莫要见笑”。 虽然苦竹的话让李氏听得极为舒畅,可她深知这老和尚的样貌吓人,生怕其状吓到自家大孙,这才连忙又将话题迁回自己这里。 “大师这袈裟为何这般破落,莫非这寺中又拮据起来不成,老太婆这里有些俗家钱,还望大师您莫要嫌弃,权当添些香火则个”。 说着李氏连忙从怀中掏出数贯铜板,钱虽不多,但为这老和尚添些衣物已是绰绰有余。 “李施主切莫如此,年前施主赠与敝寺的香火尚且富余,何故今日又取出钱来”。 老和尚一边回绝一边又瞧了一眼小平安,双手合十又道。 “何况我佛讲究缘法,冥冥中自有定数,我这袈裟如老和尚我一般,命数有尽,缘法有歇,既是随缘而生,何须在意其为何而死?”。 听着老和尚的话,李氏只得无奈摇头:“大师禅道精深,老太婆一介商贾女流实在是听不懂,罢了,只是大师身子硬朗,莫要说些不吉利的话才是”。 老和尚不收,李氏也不会强送,这钱虽不多,可也不是能让她毫不心疼的地步。 见状这苦竹也爽朗大笑起来,朗声说道:“施主路过敝寺可是要前去何处?”。 苦竹说话间,周遭一些机灵的沙弥已送了三张蒲团出来,李氏接过后,发现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