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_第151章 真的需要高阳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 真的需要高阳王 (第2/2页)

王有点后悔自己的冲动,身为主帅,不应该这么冲锋在前。

    张玉和丘福等看到燕王危险,也是不惜代价,拼命带领兵马往前冲,想接应他。

    但平安等诸将死死挡着,不退半步。

    燕王看着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南军逼近,心里终于慌了。

    他从来看不起李景隆,难道今天要被李景隆灭在这里?这特么就是个笑话。

    就在燕王有点惊慌之际。

    轰隆隆,重重的铁蹄声音,狠狠的击打着大地,整个战场,都好像沸腾起来。

    “高阳王。”

    “高阳王”

    “高阳王。”

    “必胜。”

    正在苦战的燕军突然士气大振,也不知是谁先喊的高阳王,然后有人呼应‘必胜。’

    “高阳王”

    “必胜”

    “高阳王”

    “必胜”

    接着这声音此起彼伏,南军所有军士情不自禁的大喊起来。

    正在跟着张玉陷入苦战的谭渊和张武等人,听到全场此起彼伏的声音,脸色大变。

    谭渊想回头怒骂部下,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眼下这局面,连他知道真的需要高阳王。

    燕军中战无不胜,兵士眼中的无敌战神高阳王终于来了。

    “高煦来了。”燕王朱棣老泪纵横,激动无比,关键时刻,还是只有俺高煦靠的住。

    即便在原历史上,燕军这么多大将,在白沟河之战中,无人能赶到燕王身边来救他。

    只有高阳郡王朱高煦,真正展现了在靖难之役中力挽狂澜的无敌力量。

    这是原历史朱高煦第一次在万军中救援燕王,稳住了燕军的士气。

    而此时的朱高煦,可以说比原历史只强不弱。

    原历史朱高煦也就带着一两千骑杀了进来。

    而现在的朱高煦身边足足有五千骑。

    他从五百人起家,数月内历经数战,兵马越打越多,越打越精锐。

    五千生力军突然从东南侧翼杀入,现场无论是南军还是北军都是神色动容。

    李景隆的中军阵形变的更加的密集,李景隆生怕朱高煦对着他攻过去。

    “风”突然燕军中有人大喝。

    空中飞起一道黑幕,如同遮天蔽日。

    朱高煦阵中有弓的人,不管射术如何,对着正面南军就是一箭抛射。

    南军成片成片的倒下去。

    接着双方直接对射起来,南军步弓,弩机嗖嗖嗖不停。

    朱高煦的骑兵也自由射击。

    空中箭如飞石,你来我往。

    朱高煦这边最外围的全是李贤的一千蕃骑,射术最精。

    只见他们或卧或伏,或勾于马腹,和耍杂技似的,每射一箭都要换个位置。

    这是因为他们要躲避南军的步弓,保护自己。

    相比起来,朱高煦本部骑兵的射术就远远不如,很多步营出身的人,都得勒马降速,缓缓而行才能顺利的射出。

    原本这样对射骑兵肯定是吃亏的,好在朱高煦全军有一小半带弓,足足有两千张弓,而南军瞿能部聚集了八百张弓在一营之中都算是最多。

    普通南军一营也就两三百张弓。

    朱高煦冲上来时,对面也就四营多的南军,大概两万多人,分散在一里多的方向。

    这四营的弓兵弩兵都没集合起来用,比起他全军两千弓齐射,南军肯定射不过。

    他们对着一个方向猛射。

    噼里叭啦空中一阵暴响,双方都有死伤,南军那边弓手阵营更是惨叫连连,死伤大片。

    朱高煦的要求就是先射对方弓手和火铳手,然后再对付前面的长枪兵。

    “稳住,稳住,不能动——”此时南军步营前面的长枪兵将领们纷纷大叫,示意南军稳住,不能动,要挡住这波骑兵。

    但他们中后阵的弓手火铳手被射的四下逃窜,后阵已经一片混乱。

    前面马蹄声大作,天地间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燕军骑兵已经在连续的射击中,接近他们四十步内。

    南军长枪兵一个个脸色凝重,很多人脸上都有惊恐之色。

    “稳住,稳住,准备迎敌。”南军将官们还在大呼。

    三十步,燕军骑兵开始降速。

    嗖嗖嗖,蕃骑们一波箭雨射向前排。

    “啊”

    “我的娘啊。”

    “痛死我了。”

    前排长枪兵纷纷倒下。

    但南军兵多,马上有后排长枪兵顶上。

    二十五步。

    二十步。

    所有人都以为燕军骑兵要冲上来,所有人死死举着长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