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2/2页)
亮,看起来也很聪明。 于是朱高燧有意过来看看。 不料他刚经过一条走廊,突然就听到走廊右侧的一幢房子里,有人在说话。 “世子这么厉害?” “那是,现在北平城谁不知道,世子仁厚,守城有方,心腹谭渊等勇武善战。” 朱高燧耳朵一竖,缓缓放轻脚步。 黄俨一脸恼怒,准备上前呵斥。 朱高燧似乎知道他要干什么,伸手示意,向他摇摇头,让他别出声。 两人悄悄靠近那屋的窗户。 里面有好多人,主要是外面进来的工匠,还有几个监工的小宦官。 现在正值盛夏,工匠们干会活后,会进来喝点凉茶休息休息,避避太阳,所以不免就会聚在一起说些北平城的事,更有人喜欢报点小道消息,炫弄一番。 平常百姓们很少谈到燕王府的事,或许说到自己的婆娘家事,或邻里的趣事更多,但这些工匠可能是从军中或燕王府调来的,会说些这种事也是正常。 只是今天正好被朱高燧听到。 他也不动声色,带着黄俨躲在窗外偷听,居然觉的挺有意思的。 “谭渊将军不是燕王心腹吗?”这时有人提出疑问。 朱高燧不由看了眼黄俨,现在老百姓连父王的心腹大将名字都知道了? 黄俨则一脸苦笑。 “燕王这江山将来都要传给世子,谭渊当然也等同于世子的心腹,我听说北平守时,谭渊将军一个人能打一百个,还在两百步外,一箭就射伤了李景隆。” “嘘”屋子里一阵嘘声,显然老百姓们也不相信。 朱高燧嘴角微抽,守北平时谭渊都不在城里,也不知民间谁在这么死吹。
至于以一敌百,两百步外射箭,更是放屁。 他在窗外听了会就听不下去,里面大部分都是胡编乱造,且很多都是吹世子的,隐隐还有贬朱高煦的,只是百姓们不敢说的太明显。 朱高燧听了会实在受不了,摇摇头带着黄俨转身而去。 黄俨看他表情不好看,马上道:“等会奴婢会召集他们,好好教训-——” “不用。”朱高燧直接打断,淡淡笑道:“我大哥守城有功,百姓们也是由心而发,只是你要提醒他们,以后多做事,少说话,但千万莫要责罚。” “殿下仁厚。”黄俨陪笑道。 说完两人沉默片刻,朱高燧好像有心事似的,走了会后,突然停下。 “他们这些消息,都从哪听来的?” 黄俨摇头:“奴婢不知呢,估计是北平城里无聊的人信口开河吧,传言这东西,传起来很快的呐--” 朱高燧心想,传言当然很快,但为啥都是吹大哥的?贬二哥的? 还有,为啥没提到我的? 朱高燧突然转身。 “殿下,走错啦。”黄俨连忙叫道。 “不去了。”朱高燧道:“我回去换衣服,陪我出去走走。” “啊。”黄俨意外的叫了声,等朱高燧转过身时,他眼中却是露出丝丝笑意。 高阳王说的真没错,三殿下太聪明了。 聪明人就会多想。 朱高燧很快回到自己内院,换了身普通常服,让黄俨也换了衣服,两人一起离开未来的郡王府。 但朱高燧也很少出府办事,出了府门后,就愣在原地,不知去哪感受下北平的传言。 “黄俨,你说通常在什么地方能听到这些谣言或传言?” 黄俨还是摇头苦笑:“奴婢不知呐,从没去过这些地方。” 朱高燧表情有点不好看。 黄俨低着头,不敢哼声。 他记得朱高煦的话,朱高燧这人很聪明,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故意提某些地方和某些事,所有的一切,最好让他自己慢慢探索和发现。 果然,朱高燧站原地想了想,沉声道:“走,去人多的地方。” 现在是夏天,北平城人最多的地方,除了军营,就是茶楼。 大伙在茶楼喝喝凉茶,吹吹牛逼多好啊。 朱高燧之前没体验过民间生活,但知道二哥朱高煦在南京时,就经常往茶楼和红楼两个地方跑。 所以他这会第一个想法就是去茶楼。 但北平城茶楼是挺多的,往那个茶楼去呢? 两人沿着郡王府走上街道,朱高燧一路走一边看,大概走了两百步左右,正感觉好点闷热。 吱,路边一屋子开门,有个中年百姓模样的拿了遮阳的斗笠出门。 “吴掌柜,又去茶楼啊。”隔壁一个大妈刚刚出来把一盆水倒到街上,看到这中年叫道。 “屋里太热,听书去。”中年男子呵呵一笑。 “又是听花楼啊。” “嘿嘿。”中年男子没应,戴着斗笠快步而去。 听花楼?朱高燧记着这名字,默默的走在后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