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7章 咱们都喜欢跟着高阳王 (第1/2页)
此时距离朱高煦进京已经一个多月,毛信很轻易的离开京师,守卫掀起帘子没看到有人,直接放行,根本没注意里面会有一层夹板。 两人到了外面后,宋长林和周虎已经牵着马在等他们。 这次他们没敢从龙江关走,沿着河道先往南,从太平府过江,绕了远处。 虽然远了点,但这边盘查没这么严,更没有认识朱高煦的军将,很容易的渡过江。 一路上他们也是尽量绕过大城,走小道,并且重新走了当初朱高煦逃出京师的路,绕道河南避开官军主力所在,重走了韩陵山。 朱高煦到韩陵山,主要这边也有一些重要的人物在这里。 比如瞿能的儿子瞿陶,黄俨的母亲,还有他的女人景姝。 走到那条熟悉的窄道,眼前却是一种不熟悉的感觉。 记得上次来时,只是两边都是峡谷,中间是一条半米宽不到的小路。 这次再来变化挺大的,峡谷的上方都有塔楼被建了起来,两侧种了很多新的林树,一路上枝繁叶盛,如果不走近看,已经看不出这里曾经有个通道。 朱高煦一看就知道,现在这里隐蔽性更好,防御性也更强。 他站在路口左右看看,忍不住问:“这通常多长?” 宋长林傲然道:“一百八十步左右。” 然后又加了句:“只要咱们守着,就算有一万八千人来攻,也攻不进来。” 这是真正的一夫当关。 在没有后世重炮和先进火药的情况下,仅凭明初现有的装备,根本无法攻入其中。 “没有其他路口了?”毛信第一次来,有点不信。 这条通道两边都是山壁,山路又窄,的确不好走。 而且来之前,他们还是和朱高煦第一次来时一样,先要经过吊篮,然后才走到这里。 吊篮可以克服,但这条通道,几乎不能克服。 “东侧的入口堵了。”宋长林道:“咱们几百人挖了一年多,堆了个山出来。” 东侧原本他们种了很多树,还有很坟,形成一片阴森地带,这么多年也没有人,但朱高煦确定这里需要留之后,过去一年多,他们慢慢挖堆,填充,已经把东侧的通道完全堵住。 进来之后,朱高煦感觉里面也和以前不同。 负责留守的陈业是陈文族兄,按朱高煦的意思,他重新规划了里面的布局,东边为居住处,西侧为练兵处,南北全是田。 以前韩信在这里囤过兵,所以这山谷中间地方很大,仅他们平整的练兵场,两三千兵马是可以同时cao练的。 而这里现在有良田,果园,菜地,还养殖家禽牛羊,如果有两三千人,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不一会,陈业带着人来拜见朱高煦。 朱高煦高兴的问:“现在这里,多少人了?” “三百十二人。”陈业笑道:“按殿下的吩咐,我们每次出去补给时,都会注意一些流浪的乞丐、孤儿或逃难的百姓,挑选一些人带进来,教他们读书识字,练兵习武。” 陈业带着朱高煦到练兵场,那边有五六十个少年正在队列训练,用的还是朱高煦自己写的后世队列训练法,他没当过兵,仅有的记忆是大学军训,所以肯定不够完善,但起码比明军的训练要强。 这些少年都是他们这一年多人外面带进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孤儿。 “好,干的不错。”朱高煦很满意。 这些人,可以训练成死士,关键是不停的给他们洗脑。 现在韩王塞已经成为他的后勤基地,隐藏着他最大的秘密。 好在这里安全性挺大,进来要用吊篮,还要经过一百多步的窄道。 想逃出去更是不可能。 比如那瞿陶,刚来的时候,好几次想逃,都无法逃过第一道关,那一百多步的窄道,日夜有人防守,晚上还会封锁起来。 他来了一年多,在塞子里转了个遍,终于知道逃走无望,现在也安心住下。 就在朱高煦来的前一个月,瞿陶和陈文的义女段兰心结为夫妻。 朱高煦第一时间去看了瞿陶。 瞿陶好像还胖了点,大概是这里伙食不错,又没啥事。 不过据说他每天还都紧持习武,不敢松怠。 看到朱高煦来了,瞿陶先是一愣,接着赶紧上前拜见。 “拜见高阳王,我父亲他们?” 他以为瞿能也来了,因为之前听说瞿能战败被抓。 “你父亲不知道你在这,你放心,本王向伱们保证,总会有你们父子相见的那天,而且那时的瞿家,肯定远远超过现在。” 瞿陶若有所思的想了想:“高阳王好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朱高煦看向远处,缓缓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