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水 土 (第1/2页)
时间飞逝,万历四十二年的六七月一下就过去了,转眼就来到秋天,天气虽然晴朗,温度清凉,但是,老天爷似乎有所懈怠,从六月中旬至今,两个多月没有下雨了,起陆村,连常年有水的深塘都晒成了白地,何况其他几个小水塘,除了连接暗河的井塘,还有点水,其他水源地几乎都干涸了,要么就因为水浅而浑浊不堪,无法饮用,每天早上和傍晚,井塘的石阶前都站满了挑水喝,洗澡洗衣的各色村民,每天都上演抢水大戏,井塘出水的速度,还没有大家打水的速度快,谁要是在此时此地,大方的挑水去种菜,淋树,就会被大家抱怨,不识时务。 农历八月本来是一个种菜的好季节,往年这个时候,一场秋雨之后,大家挖土除草,烧草,用草木灰作为肥料,在土里撒上白菜,萝卜等各式种子,一片忙碌的场景,而今,大家只有一个念头,老天爷什么时候下雨,天天盼着下雨,天天唉声叹气,不下雨,一切生产都无法开始,水,真是生命之源。 南山之上,朱诚等人也天天祈雨,虽然朱诚有两口水井,南山上一口,戴家湾陶土地附近有一口(相隔差不多有一里路),不需要与村民们去井塘排队抢水喝,但是每天都要计划着用水,尽量节约水,一水多用,不可浪费一滴水,尽量榨干每一滴水的价值,从拿起那一瓢水开始,就要想着这瓢水的用途,要经历几个循环才能最终融入大地,刷牙,洗脸,洗衣,洗菜的水,怎么留下来洗手洗脚,怎么用来浇菜,浇树,即使是生产用水,也要想着多用几个水缸存着,澄清以后怎么循环利用,总之绞尽脑汁,节约用水。 屋后,今年种的几棵杉树已经干成枯槁,没得救了,樟树也是无精打采的,还有屋门前的桂花树,没有像去年一样发新枝,开桂花,就连橘子树上的橘子也爆裂开来,或者早早掉落,这些都是老天爷的杰作啊,朱诚不可能把宝贵的水资源花费在这些树上,只能就近抢救,殊不知,每天朱青山去戴家湾挑水回来也是很辛苦和费工夫,看着自家两口水井,水位一天天往下降,朱诚心里就忧心,更加坚定了坚持节约用水的信念。 还好,山上的梧桐树好像没有受到这干旱天气的太多影响,还是如此神采奕奕,不愧是能引来凤凰的。 “不知道深塘明年还有没有鱼,都干成这个鬼样子了”,朱诚感叹道, “放心吧,村民田里放水,在深塘挖的放水渠里面,总会活下来一些鱼或鱼卵,还有井塘也是连着深塘,只要涨水了,就会有鱼跑进深塘”,钟南安慰道。 “那就好”,一场干旱,就令朱诚无能为力,徒呼奈何,想到将来北方那场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干旱,就只有绝望了吧,天发杀机,龙蛇起陆。 收拾一下心情,继续投入到生产自救的行动中去,毕竟老人家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今年的干旱这么严重,各种东西的价格肯定会上涨,那朱诚就尽量自给自足,朱青石夫妇就做得很不错,八月初播下的白菜种子,每天都辛辛苦苦的浇水,而今已经密密麻麻都是小白菜,几块土里的产出,每天南山众人都有新鲜可口的小白菜吃,摘完了继续播种,过几天又是一大片小白菜,想到冬天那更加密密麻麻的大白菜,朱诚对朱青石夫妻就更加满意了,朱青石可能力气不如钟南,朱松等,毕竟个子,身板摆在那里,一目了然,但是那谨小慎微的性格,吃苦耐劳的干劲,可一点都不比钟南逊色,而今,经过三个多月稳定伙食供应,力气也比来之前大了不少,挑水,担煤,都不耐,朱青石的老婆做得一手好陶器,而且都是大陶器,最近的水缸,米缸等都是她一手做出来的,小孩子可没有这个力气和细致,朱青石种田,种菜也是很有经验,没有之前每天照顾两个小孩的羁绊,没有之前各种乱七八糟的农活和杂事干扰,没有温饱饥寒之忧,可以专心致志的做那几件事,朱青石夫妇创造的劳动产出,已经慢慢的超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