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陆_第三十九章 为谁辛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为谁辛苦 (第2/2页)

织一家子一起干的,没请外人帮忙,听说每天都能听到他家老婆骂骂咧咧,天天埋怨他,也确实该骂,这么冷的天,朱友老婆还要长时间沾水,谁受得了,从和泥,踩泥,制陶坯,每一步都离不开水,碰水,沾水,踩泥水,这种大冬天,滴水成冰,水缸里的水几乎都是零度以下,结成冰了,手和脚一直沾着水,没过多久就会变成“红萝卜”,慢慢失去知觉,严重点的会被冻下来,踩泥巴也一样,这种天气,光脚踩泥水,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要是穿鞋踩,就更不可能,没有这么多鞋子浪费,这时又没有雨鞋,橡胶鞋。不像朱诚这边气温低了,点上几个火炉子,冷了就烤烤火,反正煤炭不要钱,有几个火炉子加持,室内相对来说比较暖和,而且真到下雪和低温的日子,陶器生产直接停止,健康最重要。朱友哪里有这个条件,既没有火炉子,也没有煤炭,相反还燃料缺的厉害,恨不得把房子拆了当柴烧。

    烧陶器需要大量的燃料,一般要烧个几天几夜,要是烧柴的话,一,必须是干柴,要是湿柴,那就会青烟滚滚,就是没有火,白费力气,烧光了也不见得把陶器窑烧透;另外,柴湿的话,就会碰到半途突然熄火,要么再多次点火,再多次又熄火,反复点火,熄火;最怕的是,外面的湿柴被人多次点火烧完了,那窑里面的湿柴熄火了怎么办,难道要冒着窑内高温再去点火吗,不现实,也太危险,要知道熄火以后,窑内的温度要冷却下来,至少以天计,两三天,即使你朱友后面点着了,一窑的陶器也已经废了,忽冷忽热,受热不均,陶坯怎能成陶器。朱友没有一点大规模烧陶的经验,哪里会未雨绸缪,准备好大量干柴,即使之前有一点准备,也被大雪浸湿了,几乎都是湿柴,或半干的柴,又没有大面积的柴房放这么多干柴。

    即使是湿柴,对朱友来说,也是极其困难和艰辛的。

    烧陶器,要是烧柴的话,一是要干柴;二是要大量的干柴,这个大量的柴,即使是是湿柴,也是朱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受尽白眼才凑齐的。烧柴,就要砍柴,平时朱友砍柴,烧火做饭,都没有人管他,其他人也要砍柴嘛,有这么多荒草地,林地,山地,树多的是,但是,当你每次砍柴是数以千斤计,并且以后还要继续长期砍伐,那就不可以了,好像突然一夜之间,朱友的敌人遍天下了,大家都是砍个百把斤柴能用几天,你是一天砍好几千斤,那总有一天,你会把起陆村周边的树木都砍光了,那我们以后砍什么,烧什么,人要讲点良心,你自己家的树,你随便砍,其他地方的树,你不能砍。发展到后面,朱友和他家人,只要拿把斧头出去,就会被人跟踪和骂回去,朱友没有办法,只能白天躲在家里,天黑了就偷偷摸摸跑出去砍柴,没过几天,这个罪魁祸首,死不悔改,又被骂了,于是,天黑了也不敢在起陆村偷偷砍树了,只好天黑后跑到其他村子去偷偷砍树,祸害其他地方,没过几天,“偷树贼”的名声就不胫而走,这世道,偷鸡,偷狗,偷粮,偷人,朱诚听到过,还是第一次听到偷偷砍树的,世风日下啊,道德沦丧!

    只是这种天气,天黑路滑,又是越偷越远,这把树运回来就是个大问题,树木,一超过五百斤,一千斤就不太搞好了,除非你有时间砍成一小段一小段,把枝叶都砍去,否则,那又窄又滑,到处是障碍的路,准会让你事倍功半,寸步难行,有时候还要从山上弄下来,没有河流,没有平路,又是天黑,又是风雪低温天,又是在做贼,那种艰辛和悲剧,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

    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烧出的还是废窑。

    要不是腊月份,朱友杀了家里的耕牛卖rou吃,这个年都不知怎么过,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