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陆_第四十章 文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文书 (第2/2页)

的人在湘乡县城或宝庆府城,长沙府城购买,慢慢丰富这里的书籍,让大家经常有新书看,好书看,,你自己也要知行并进,多看书,多学习,然后把学到东西教给大家,让大家认识到“不是不读书并不影响做事”。

    朱二姐终于有所触动,认真的看着朱诚。

    “以后还要叫有兴趣的人学习你所写的繁体字,我们大家写的是简体字,上不了台面,只是取巧求速而已,以后与外面的人交往,不认识,不会写他们的字,那就是“文盲”,不利于开展工作,平白无故增添阻力。”朱诚无奈,一个人,一小群人不可能与整个时代,整个大明的人相异,还是要融入这个时代,融入这些人,即使你有翻天覆地的本事,有些东西也必须循序渐进,没有数以十年计的功夫,不会有小成。有些人一回到古代,三五年就敢称王称霸,十年就能叫日月换新天,哪有那么容易,知易行难,必须日积月累,多做功夫,不要想着一蹴而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而且要不断改变策略才是,能向前走两步,退一步,就算好了。

    老马说过,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前途虽然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总有一天,别人会学习这边的东西,但是而今只有自己努力融入时代,才能少些阻力,不显眼,不碍眼。

    朱诚对朱二姐说:“以后你也要学会简体字,做好翻译抄写工作,把繁体字译成简体字,把简体字译成繁体字,以备给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关系的人翻阅,学习,这是一个劳累的工作,你也要做好”。

    洋洋洒洒,朱诚给朱二姐安排了这么多事做,这并不比那些干苦力的轻松。

    但是,越到后面,说得越多,朱二姐,腰就挺得越直,眼神也由茫然无措变得闪闪发光了,好像活过来一样。

    其他旁听者,也暗暗佩服朱诚,真会忽悠。

    钟南不会这么想,又来了一个不能得罪的。

    于是朱二姐留下来了,皆大欢喜。

    朱二姐心中高兴,因为她不知道干什么,去哪里,朱诚的安排给她无处安放的心灵栓了根绳子。

    朱案很高兴,二姐的长期饭票稳了,终于不是白吃白喝了。

    堃三也高兴,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其他人也是开心,朱诚刚才安排的事情,其实他们也是不会做,多一个人就分担了大家可能的麻烦和任务,这里做事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好偷懒嘛。

    朱诚也高兴,这里包括自己十五人,除了二钟,二陈,二李,一王(小石匠),其余八人,都是姓朱,朱青石的老婆也被强算进去,老朱家终于又在人数上占了多数,莫名的心安啊。哎,这种狭隘的地方宗族主义,要不得。

    人多了,南山上住房问题就突出了,去年上半年朱青石一家加进来之前,一直到现在,人已经加了五个,人多就杂,为了尊重习俗和以防万一,应该建一个专门的女澡堂;半年来,又增加了水泥等新项目,之后还要增加火药作坊,档案保管等房间,房屋就更是不够了,放眼望去,一切显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划,是很没水平,而且这气味,这粉尘,难怪朱二姐会嫌弃,真是久居鲍市,不闻其臭。之后建房,养猪,养鸡的地方也要综合考虑,或加以改进,还有粉尘,有害气体,上下风向,危险物品存放等,建房时都要有规划,像个人住的地方,像个做事的地方。

    所以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是要准备建筑材料,建房子,人畜分离,生活区和工作区分隔开来,污染区,危险区和安全区隔离开。朱诚虽然能吃苦,不挑剔,但是这种不挑剔,有时候就好像显得没水平,没见识,没素质,在那些挑剔的人眼里,这里是脏乱差的工地,长久以往,大家就会麻木了,无所谓了,但是,这么差的环境怎么吸引那些自认清高的文化人,怎么留住你想留下来的有本事的人呢?有本事的人,大多自视甚高,挑剔得很!所以表面功夫也要做好,不为自己,只为将来某些可能。

    这个光荣的任务,可以参考朱二姐的意见,虽然她好像啥也不会,但是她的眼神最挑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