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鬼姐脱险 (第2/2页)
面遮脸,并不曾看清是谁!不过,他手使一把威力无比的长剑,剑到之处削铁如泥!……” “噢?还有这等威力的剑?给我查查!” 鬼卒头领答应一声:“诺!”便出去了。 郑袖长裙曳地,在水肖殿里徘徊猜疑,却想不出那白衣蒙面者是谁。 突然,她眼前一亮,难道是他? 天渐渐亮了,眉月儿伏在白衣蒙面鬼士的背上,也不知跑了多少路,只觉得浑身乏力,又饥又渴,有些迷昏。 白衣蒙面鬼士将眉月儿放下,不远处便是一户农家。白衣蒙面鬼士去了那户农家,讨了一个稷面饼子,一瓢水,让眉月儿吃下,然后随农户里的老婆婆去了家里。 眉月儿先是道了谢,然后才细细“望着”救命恩士,白衣蒙面鬼士不苟言笑,只说:“眉月儿,你暂避于此,待过些时候,我再来看你,切切记得,莫乱出去走动,免得被鬼卒捉去!” 眉月儿心怀感激:“不知壮士真面目,待眉月儿双目复明后,定然报恩不忘……” 白衣蒙面鬼士站起来:“眉月儿,莫说些见外话,先避过追杀再说……” 白衣蒙面鬼士双手抱拳,礼毕辞行。 眉月儿欲言又止,只好由这户老妇引着去了草房,歇下。 虽说浑身疲乏,哪能睡得下?也不知嫂子佳勃是否脱险。相必这些鬼卒是对着自己而来,并不该去伤害嫂子,如此想着倒也放心下来。 这户人家,仅仅是一个老婆婆独自生活。儿子去了边疆,死活不知,老伴早早过世了。老婆婆耳聋体弱,平日里摇着纺车吱吱嘎嘎不停。眉月儿不能外出,虽说又看不见,可纺线的活儿,并难不住她,她失明前,纺线缠梭,已是娴熟于心,凭着感觉,竟也能帮着老婆婆做起活来。 眉月儿却想起那个救自己的鬼士来,他一定是认识自己的,不然,又是如何能喊出自己的名字?只是他不便暴露身份,才不肯说自己的名字吧! 唉!不知祖父是生是死? 眉月儿手在织机上,心却飞回家中。漫天的火光,呛人的浓烟,狼藉的草房,家没了。此后却不知怎么过活。若投向阳间,或许会好些,然而,阴世鬼卒一定处处把守,自己又岂能逃得出去?看来,郑袖这个扰世妖蛛定是不肯放过自己了。哥哥王闬此时又不知去向何方?如此想来,一家就这样四零八落,连个照应都没有。 眉月儿不觉伤心起来。 老婆婆望着眉月儿:“好俊俏的姑娘,只是不知你为什么哭了?想必是被鬼卒追杀吧!唉!……” 眉月儿赶忙揩去眼泪:“老婆婆,眉月儿尽是给您老添麻烦了,也不知如何报答?……” 老婆婆说:“姑娘,咱都是受苦的鬼儿,活在这阴世,哪里有什么自在?你也别说见外的话,咱们就相互照应着吧!只是你不可出门,送你来的白衣鬼士交代过的,等过些时日,再出去闲散也不迟……” 老婆婆的草房在村子边上,其他户里的鬼家,也稀有来往,也许见她年事高了,怕扰了她的清静罢!好在邻舍百家,也待她不差,凡是她有求于他们,定然是宽心相助。老婆婆的确喜静不喜闹,平日里在家,除了纺车、锅灶响声之外,其它声响却不多。 老婆婆站在院门外,望着通向村外的小路。 她在盼望着唯一的儿子归来,她的儿子今年已十九岁,十三岁便被征徭役再没回来过。 闲下来时,眉月儿不禁哀叹起来。 这天午后,眉月儿正在织着布,只听见一阵猛烈地拍打柴门声。 眉月儿忙停下手,告诉老婆婆:“是谁来了!” 老婆婆起身扯开草房后门,后院里有一堆柴草,她掀开柴草,吩咐眉月儿快些躲进去,并再三叮嘱:“不准出声!”待眉月儿躲好后,她才出了柴门。 柴门那儿已经吵骂起来:“死老鬼,耳朵聋了?听不见拍门呢?” 老婆婆故意拿手挡住耳朵:“啊!军爷来了,老婆子耳聋了,听不见了,军爷别发怒……” “去去去,快些将纺的线抱出来……”老婆婆忙去抱来纺好的线,帮几个鬼卒装在车上。 几个鬼卒临走时,将一张画像贴在门边墙上,大声呵斥着:“若是见到这个逃犯,立马上报,知情不报者,当以从犯论之,格杀勿论!记下了?老婆子!” 老婆婆诺诺而退。 那张辑凶告示上分明就画着眉月儿的头像。 几个鬼卒远去后,老婆婆复又关上柴门,还加了根顶棍儿。她冲着几个鬼卒远去的方向,狠狠地啐道:“祸害!祸害!” 眉月儿料到郑袖不会放过自己,又怕连累了老婆婆。 这日清晨,天还没有亮透,她便欲要不辞而别。 刚走到柴门边,手还没摘掉顶门棍儿,就听见身后说道:“姑娘,你走到哪里也是大秦的天下,你能跑的了?我一个老婆子家,还怕什么?尽管在这里住着吧!粗茶淡饭,只要饿不死咱娘俩就成!” 眉月儿回转身呢,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老婆婆扯过她的手:“快些回屋,免得被鬼卒看见!” 眉月儿顾自叹惋着,回到屋里,心里怅然难过:偌大的一个阴世,竟无容我之地! 日里夜里,眉月儿便没白没黑地帮老婆婆纺线,老婆婆却心疼地不知说什么好。老婆婆很是喜爱眉月儿,甚至盼着儿子归来,让眉月儿做自己的儿媳妇。 眉月儿只是笑,并没有应允,毕竟,自己的心上人是阳间的楚江童呵!可是,阴阳两隔,那岂是说想就能想的? 眉月儿不禁又矛盾起来。 正在此时,柴门外,有几声咳嗽传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