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魏齐亡赵 (第3/3页)
然,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的魏王,却因华阳一战,葬送了魏昭王累积的国力,也打击了魏王的万丈雄心。这一战,也让魏王意识到秦国是不好惹的。
当魏王看着秦国送来的国书,以及秦王说的那些话。魏王不但不恼怒,反而心平气和。魏王将国书丢给信陵君魏无忌,问道:“你看看。” 信陵君接过国书看了看,顿时怒道:“秦国安敢欺我。” 魏王长出一口气,“谁叫魏国,打不赢秦国。秦王仗着国力,欺负我国,这也很正常。” 信陵君收起国书问道:“王上打算怎么办。” 魏王不答反问道:“你说寡人该怎么办。” 信陵君道:“王上,我们不能将魏齐等人送去秦国。” 魏王语调软绵绵无力道:“寡人不把他们送去秦国,兵祸将至。两国交战,魏国败了,寡人又该如何。” “王上,打不赢也要打。这是向秦国宣扬我们的态度。”信陵君见王上沉默不语,又道:“我们将魏齐等人送去秦国,有三个坏处。一,这是向秦国示弱,只会让秦国更加轻视我国;二,诸侯见我们对秦国言听计从,也会耻笑我们;三,我们这么做,能够暂时苟安,但会让魏国君臣寒心,王上也会背负忌秦的骂名。” “你说这些,寡人又何尝不知。”魏王无奈地说道,“寡人是魏国之主,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寡人既不想与秦交恶,也不想将魏齐等人送出去。然,寡人又能这样。” “王上,我国尚能与秦国一战。纵使败了,也不负男儿之躯,先祖之英明。” “打,打,打。”魏王叹道:“武力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尤其是秦强魏弱。打,不是明智之举。” “王上不打,莫非是想忍。” “先静观其变。”魏王扶着额头,无力道:“须贾,此事是魏相魏齐引起的。你把这份国书及秦王说的话,送到魏相那里去。” 须贾领命道:“喏。” 须贾奉王命来到相国府邸。须贾与魏齐交好,简单嘘寒问暖,便切入正题。他把秦国的国书、秦王说的话以及王上和信陵君在大梁宫说的话都告诉了他。 魏齐明白,魏王的态度。他既不想承担忌秦的骂名,同时也不想与秦开战。魏王是想要他自己去做决定,无论是去秦请罪,还是与秦一战,甚至是逃离魏国。 魏齐放下国书,不发一语。为相多年,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须贾见他不说话,问道:“魏相,打算怎么办。” 魏齐见秦王势在必得,国书的内容也有逼迫的意思,问道:“我没有得罪秦王,秦王为何要我人头。” 须贾道:“要国相人头的不是秦王,而是秦相。” 魏齐骂道:“我与魏冉交好,他为何要害我。” 须贾叹道:“秦王已经废太后,驱逐四贵。秦国的国相不是魏冉,是张碌。” “他是何人,我不曾听过。” “他的本名叫范雎,为了避祸才取名张碌。” “范雎是谁。” “国相莫非忘了,他是我的门客。几年前,他和我一起出使齐国,因卖国得齐王十金。” “什么,是他。”魏齐震惊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落魄之人,竟然成为了秦相。 “我去秦国,方才得知,他成为了秦相。秦王和秦相说,不交魏相人头,便屠戮魏国。魏相,我们和秦相结仇。小人得志,便会猖狂至极。我们当初羞辱他,他怎可不报。此次,他不得魏相人头,是不会善罢甘休。” “小人得志!小人得志!”魏齐盛怒之极。 “魏相,打算怎么做。” “王上用我,信陵君信我,我也是位极人臣。然,秦王和秦相要我人头。王上忌惮秦国,必不会保我。”魏齐心中感到一片悲凉,“魏国,已经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魏相不必如此。”须贾又说,“信陵君贤能,你求助他。他不会坐视不管。此事,还能周旋。” “信陵君贤能,但王上猜忌他。我怎能给公子添麻烦。”魏齐摇头道:“王上没有直接将我送去秦国,反而将这国书送给我看。王上对我仁至义尽。” 须贾听出魏相之意,问道:“魏相,难不成去秦国请罪不成。” “请罪?笑话,我也是堂堂男子,岂能入秦。”魏齐往北面而看,感慨道,“天下不惧秦国,还有胆量与秦争锋,唯有赵国。我听说赵国平原君贤能,我打算去赵国安身立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