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英烈传_第五十九章 秦将王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秦将王龁 (第3/3页)

伐齐之事?”

    “寡人岂能不记得。”

    “赵国伐齐的将领,正是廉颇。”范雎又道:“廉颇率军深入,独破齐国,故而勇冠诸侯。”

    “是他啊!”秦王稷笑道:“寡人想起来了。廉颇作战勇猛,击溃齐军。赵何老儿,正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逐鹿中原,胜多败少。廉颇的确能打,但年纪大了,哪有如何。”

    “赵国除了廉颇,还有许历,乐乘。这些人都是跟随马服君作战之人,我们也不能小觑。”

    “许历、乐乘能打又如何,岂能打得过武安君。”秦王稷又道:“我国除了武安君,还有其他能征善战之人。马服君尚在,寡人尚且有顾虑。马服君病故,寡人何惧之。”

    “王上,臣认为,赵国是要打。但,不是现在。”范雎道:“我国大部分军力,都在韩国。与赵国开战,等同于开辟新的战场。”

    “继续说。”

    “赵国和我国国力不分伯仲,韩国还有可战之力。赵国接纳上党,不仅是对我国宣战,也是联合韩国,共同对抗我国的契机。我国对战韩、赵,即使赢了,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魏、楚等诸侯趁着我国和赵、韩打得两败俱伤,突然介入。局势,对我国不利。”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秦王稷沉思少许,又道:“这些因素,寡人也不得不考虑。魏国、齐国、楚国,就是因为轻视天下诸侯,才导致国力大衰。他们走的老路,寡人不能去走。”

    “臣,也是这个意思。”

    秦王稷问道:“赵国纳上党,与我国宣战。难不成,我们就不打了。”

    “赵国是要打得,但,我们不应该开辟新的战场。”范雎见秦王稷示意他继续说,道:“当年,齐宣王联合中山插手燕国,攻破蓟城。赵武灵王既不想看着齐国吞并燕国,又不想与齐国开战。于是,赵武灵王有说韩宣王,扶送燕昭王归国,打着‘平叛驱齐’的口号在燕国境内,与齐国一战。我们不如效仿赵武灵王之事。”

    秦王稷一听,便明白,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在上党与赵国分出胜负。”

    “臣,正是这个意思。”范雎又道:“赵国接纳上党,与我国不宣而战,但也没有直接开战。韩王将上党割给我国,我国接纳上党,也是名正言顺。赵国敢接纳上党,我们就用武力把赵国驱逐出上党。我国既可以和赵国在上党,决出胜负。又能够避免与赵国的战事扩大。”

    “好。”秦王稷也同意这个方案,“我们就在上党与赵国一决胜负。传令给武安君,速占上党,击败赵国,扬我国威。”

    范雎又道:“王上,臣,不赞成以武安君为将。”

    “为何。”

    “武安君的战功太显赫,诸侯皆知。我们派武安君出战,必会引起赵国君臣的警觉。赵国见我国以武安君出战,必定会举国一战,扩大两国战事。”

    “你说的不错。”秦王稷问道:“寡人以何人为将,攻伐上党。”

    “臣,举荐王龁。”范雎道:“王龁用兵,不弱武安君。我们以王龁为将,去攻伐上党,试探赵国的底气和实力。”

    秦王稷也觉得以王龁为将甚好,既可以扶持新将,又能削弱武安君封影响力。但,他还是有点不放心,问道:“王龁攻不下上党,击不退赵军,又该如何。”

    “王龁拿不下上党,我们再以武安君出战。”

    “赵国要打,韩国寡人也要。”秦王稷语调平稳道:“寡人就以王龁伐上党,以武安君攻韩,威慑韩国。寡人要韩王没有勇气联合赵国与我国对战。寡人要韩王乖乖将上党,送过来。”

    “王上之计,甚好。我们以王龁伐上党,试探赵国的实力。以武安君伐韩,既可以将韩国打趴下,还能震慑魏、楚等诸侯。”

    “好,就依你的计策。”秦王稷下令道:“速传寡人诏令,以王龁为将,攻伐上党。以武安君为将,继续攻伐韩国。”

    秦王以秦太子前去韩国,传达诏令。秦太子来到行军大帐,召集诸将,高声道:“赵国接纳上党,欺我秦国,绝不姑息。伐韩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以王龁为将,攻伐上党。另一路以武安君为将,攻伐韩国。望,诸将齐心协力,攻伐诸侯,振我国威。”

    王龁怎么也没想到,秦王会把攻伐上党的命令交给他。然,他看着秦王的国书,又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王龁不愿辜负秦王的信任,召集本部人马,高呼道:“赵国夺我上党,欺我秦国。大秦男儿,岂能忍之。众将士,随我攻上党,以报王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