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括母劝战 (第2/2页)
我,诸将也不能打。父亲主张打,才一战成名,震动我朝,扬威诸侯。我虽不如父亲,但也要效仿父亲。” “赵国将才颇多,且不廉颇。我国还有望诸君、都长君、许历、乐乘、楼昌等人。这些人都是先王留下的猛将。平阳君、平原君、虞卿等人都是充满智慧的人。他们都赞成以守为攻。王上不用他们,凭什么选中了你。” “王上看中了我的才能。” “你的才能?”赵母嫌弃地道:“你的才能有这些征战四方的人厉害。他们那个不是战场打磨出来的人。他们为何不去取代廉颇,难道是他们不想建立功业,留名后世。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知道,此战代表着什么。” 马服子静下来,琢磨母亲的这些话。 赵母又道:“此战,王上犹豫不决,是战,是和,举棋不定。这些人就是摸透了王上少年心性,急于求成,才拒绝统兵出征。你若为将,尚无威望。如何统兵与秦国作战。” “父亲,狭路相逢勇者胜。孩儿...” “十几年前,你父亲领兵。诸将皆不满,就连任贤好能的先王也心生猜忌。王上用人,远不及先王。廉颇忠于赵国,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伐秦不利,却取而代之。你出战不能胜,就会猜忌你,又该如何。” “母亲不用多。王上以我为将,我定领命。不能击败秦军,孩儿就为国捐躯。” 赵母道:“你若执意要去,我便与你断绝母子关系。” 马服子闻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的,问道:“母亲什么,要与孩儿断绝母子关系。” “你不听我言,必将酿成大祸。我不会看着你辱没了你父亲的威名,连累整个家族。”赵母见儿子听不进去,“你好自为之。” 马服子声音有些哽咽道:“哪有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母亲,我可是你的儿子。”
赵母道:“我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孩儿,你要明白母亲的心情。” “母亲如此看不起孩儿。好,孩儿一定要证明给你看。”马服子完,怒色而去。 赵母看着离开的儿子,想起马服君临终前的那些话,“孩儿有些才华,也懂兵法。他太过自负,早晚会跌个大跟斗,甚至会连累家族。我有此子,亦喜,也亦优啊!” 赵王丹正在宫中处理政务,忽闻马服君夫人求见。赵王丹没想到赵母会来,放下手中的政务,“请她进来。” 不多时,赵母走了进来,跪拜道:“妾,拜见王上。” “快快请起。”赵王丹问道:“你来见我,所谓何事。” 赵母试探性问道:“妾,听很多人,王上打算以吾儿为将,取代廉颇。此事是真的乎。” 赵王丹问道:“你想是真,还是假。” 赵母道:“我当然想这个消息是假的。” 赵母的回答令赵王丹倍感惊讶,“寡人回答你是真的,又如何。” 赵母露出惊恐的神色,跪地道:“请王上收回成命,不要以他为将。” “你什么。你要寡人收回成命。”赵王丹问道:“你为何要寡人收回成命。” 赵母语调肯定道:“他不适合为将。” “寡人听,马服子与马服君论战,不曾落败。朝中诸将也不是马服子的对手。”赵王丹对这个答案,可不满意,“你为何他不能为将。” 赵母为难道:“王上有所不知,我对这个儿子是有自知之明。他父亲活着的时候也,此子,不宜为将。” 赵王丹怎么也没想到马服君夫妇会出这样的话,问道:“马服君还什么。” “他,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王丹仔细琢磨这些话,非眼前这个妇人能,想必是马服君所。赵王丹想不明白,马服君为何会这些话。但,这句话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王和母后的临终遗言。不知不觉,赵王丹眼角有些湿润。 赵母又道:“请王上不要以括为将。” 赵王丹看着赵母,也没话。 “我的这个儿子有什么能耐,我最清楚。他虽熟读兵书,也知兵法。但,比不上他的父亲。他父亲出战,总会有很多人出谋划策,也有很多人效忠他父亲,与之死战。然,他听不去任何人意见,独断专行,易坏了王上的大事。” 赵王丹听着这些话,觉得自己与马服子有些同命相连。马服子想要建立功名超越父亲,他又何尝不想超越父王。赵王丹没有改变自己的意见,反而觉得要给马服子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赵王丹道:“寡人一言九鼎,岂能朝令夕改。” 赵母见不能劝回赵王收回成命,无奈道:“王上若以括为将,坏了王上大事,王上若怒,不可牵连家族。” “好。”赵王丹道:“寡人答应就是。” 赵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行礼告退。 近臣问道:“赵母为何会这些话。” 赵母的话让赵王丹想起了自己的母后,淡笑道:“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怜下父母心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