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限游戏开始又名从大明开始_第三百零六章 崂山道士的权力分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崂山道士的权力分配 (第1/2页)

    可以说在李云龙统治下的鲁省,原有的宗教势力几乎被一扫而空。

    这种暴力清除不可能把所有的影响都消灭掉,还是会有少量的漏网之鱼和民间的信仰基础存在。

    但是至少在明面上,现在的鲁省地区已经变成了信仰的荒漠,只剩下云龙观一家独大。

    这些倒霉的修炼者,很多都和崂山上的道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所代表的也不光是他们自己,难免会牵扯到崂山上很多道士的具体利益。

    可是兵荒马乱的,或者说面对李云龙无情的钢铁洪流,崂山上的老道们也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下场会有什么后果。

    要知道李云龙的钢铁洪流不仅没人性,而且其中连一点人气都没有,纯粹就是由各种机器组成的。

    用仙侠的说法就是各种各样的傀儡组成的大军,天生就能够免疫很多法术的效果。【1】

    【6】

    【6】

    【小】

    【说】

    再加上钢铁洪流的数量问题,真刀真枪拼杀的话不要说这些修炼者,就是满人朝廷的正规军也不可能打得过李云龙的钢铁洪流。

    再加上李云龙个性谨慎,小乞丐的身体总是躲在基地里面,外面的人就是有心去搞一些花活也根本没有机会实际施展。

    崂山上面的这些老道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人别有心思,但只要李云龙自己不露出破绽,这些人就被迫只能藏起自己的小心思来。

    不然正面站出来跟李云龙为敌的话,难道真的当李云龙提不动刀了?

    地方上的寺庙和道观当中这么多和尚老道都被李云龙干掉了,你一个崂山道士能有什么不同?

    不过是浪费李云龙一点时间精力,枉死城中多一个冤死鬼罢了。

    可是当初李云龙自己上崂山的时候曾经许诺,要把整个鲁省一半的地盘分给崂山上的众道友,这其中代表的利益就太大了,由不得崂山上的众道士不动心。

    所以有些话不能不说,有些利益不能不争取。

    李云龙对此也很看得开,不就是整个鲁省一半的地盘吗,李云龙甚至很欢迎这些崂山道士去控制这些地盘。

    不过很多话必须说在前面!

    云龙观喊出来的口号是以道法治世,崂山道士们打算去占地盘,没问题,但这个大基础不能动摇。

    具体cao作上面就是李云龙和崂山道士打招呼,有崂山道士们推举出来的代表和李云龙具体详谈。

    至于崂山上面的各个法脉李云龙是不需要去一一打招呼的。他们内部如何进行分配是他们的问题,李云龙只需要和崂山的代表打交道就好了。

    为了保证能够以道法治世,李云龙会和崂山代表组成一个监督方,这其中当然是李云龙比较强势,但对外的名义上,双方是一致的。

    具体的地盘划分很容易,反正李云龙也不看重这些东西,但是崂山上这些道士,并不能够在地盘上随心所欲的胡来。

    李云龙会建立起一个基础的统治秩序,也就是利用智能手环和机器昆虫搭建起来的扁平化管理体系。

    这个管理体系通用的当然是李云龙编撰的《云龙观临时管理方案》。

    其实就是历史上的《大宋律》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做出修改之后的东西。

    这些东西构成了统治秩序的基础,也是云龙观所宣称的以道法治世的实际体现。

    李云龙不敢自夸自己的设计多么高明,但是这样设计的管理体系能够相对稳定的保持一种有底线的秩序。

    对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而言,李云龙设计的这套东西,其实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普通老百姓的尊严和底线。

    至于更好的情况,因为需要管理的地盘太大了,李云龙根本不敢考虑具体的差异性变化,自然也就弄不出太好的东西。

    这也是李云龙希望把崂山道士们拉进来的原因之一。

    李云龙的这一套东西只能够保证下限,想要玩的好就必须有人在中间调节。

    也就是说,李云龙希望把崂山道士们拉过来做这个地方上的调节者,这样才有希望达到以道法治世的更好效果。

    这个底线李云龙会做出一个综合的数据评估,计算机系统会实时做出记录,如果某个月某个地区大幅突破底线,那就必须插手调查严重的甚至要对管理者追责。

    如果不存在这种大幅突破底线的情况,那么每年会对管理者的功过进行评判。

    连续三年有功者会获得奖励,连续三年差评者则会更换,甚至对他在管理期间的失职进行追责。

    因为这些老道下去管理地盘的时候可是会影响很多人,偏偏人心这种东西非常难以计算。

    至少李云龙是不敢认为自己有本事能够算透人心,所以只能够采取这种奖罚手段,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

    说到底李云龙自己当初也是平头老百姓,有选择的情况下,李云龙当然希望老百姓们的日子能过的好一点。

    也算是一种美好的期盼吧。

    王若拙为代表的崂山太清宫道士很满意,李云龙提的条件相当宽松,也愿意把地方上的管理权限真正交到崂山的道士们手中。

    至于每年的评估审核,在崂山的道士们看来理所当然,朝廷也有类似的制度,不可能派个官员过去就不管不问。

    不然万一弄出一个贪官来,当地的治理不就全都完蛋了?

    这个时候一个一直躲在人群边缘,冷眼旁观的道士走了过来,年轻英俊的脸上对李云龙露出了笑容“道友好气魄。”

    王若拙老道赶紧替李云龙做出介绍“这位是龙虎山天师府张家的张云道友。”

    李云龙挑了挑眉毛,龙虎山天师府张家的名声,李云龙当然听过,只不过没想到他们会派出代表跑来崂山。

    李云龙“见过道友。”

    李云龙表现的很平淡,这并不失礼,因为现在的云龙观也可以代表一方道脉法统。

    别管这之前云龙观是大是小,既然现在整个鲁省都成了云龙观的地盘,那不管喜不喜欢,至少在面子上大家都得承认云龙观的法脉。

    作为一个道家法脉的代表,李云龙并不需要跪舔龙虎山天师府的代表。

    就算龙虎山的天师亲自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