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外的小路_第三十五章 游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游士 (第3/3页)



    我得承认,我的溢美之词和夸张语气乍听起来属实有点儿过分。我甚至特别强调,请务必有点耐心,看下去,不好看算我的。

    我对自己认为好看的电影是很有信心的——首先有一个好故事。当然,也有不以为然的,他说他只喜欢特效炸裂的,最少也要来个生吞活章鱼什么的。

    这些电影、电视剧,有的人看过一些,有的人基本没看过。说实话,我都有点羡慕他们有那么多好电影还没看了。

    我相信,应该也有我还没看过的好电影,毕竟沧海遗珠之憾难免。就像,我也是最近两年才看了《玫瑰角的汉子》,简直是不可思议,以前怎么落下了呢,又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

    说来惭愧,我自诩读书不少,但比较起来,世界“百大名著”,我可能也就看过十几本;而世界“百大电影”,我可能看过九十几部,这还是在很多电影资源不好找的情况下。

    当然,电影也不都有愉快的观看体验,比如,提到尼采和马的《都灵之马》,难以下咽,像生土豆一样难以下咽。

    活动项目有文也有武。

    那天,大家一起去一家搏击俱乐部,他们好像跟人挺熟的,大概算“业务单位”吧。

    俱乐部非常宽敞,设施很齐全,有标准擂台,有游泳池,可以说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墙上挂着不少名人合影,拳王、明星之类的,几位主要教练都是专业人士,还获得过荣誉。

    我以教科书般的姿势有模有样地打了一会儿沙袋,左右腿各做了两个叶问蹲、各踢了两下超过自己身高的弹力球——具体可参考《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凌空踢碎灯泡的动作。

    补充说明:上述踢腿动作赤膊做最帅,因为要摆造型,有腹肌尤佳。

    活动之后,大家不免比划比划。

    大鹏不愧是练家子,出手果然不善。他跟一位散打教练半实战半表演地打了三个回合(搏击是极耗体力的),可谓拳拳到rou,虎虎生风。

    这么说吧,你在教练席上看一场CBA可能比在电视上看一场NBA直播刺激多了。

    单说这位教练的耳朵——饺子耳,具体可参见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来的“嘴炮”康纳·麦格雷戈的耳朵。

    友情提示:大家以后见到有这种耳朵的人,千万别惹,高手不高手的另说,起码身经百战。

    我看得很过瘾,也有点心惊rou跳。

    人有时候真的既特别脆弱(自己),又抗击打能力特别强(别人)。

    而且,搏击的招式和打法是不同的,训练和实战是不同的,擂台上和街面儿上是不同的。

    我又想到了“叶公好龙”这个成语。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对自己的“功夫”有了进一步的、更清醒的认识。

    一位主攻摔跤的教练“演武试艺”的时候,我上场了。

    整个过程短暂而平顺,眼一晕,头一懵,就躺地上了。是的,刚开始就结束了。没有对峙,没有来往,别说反抗了,都来不及反应。

    他们说,不反抗是对的,要是人家控制不好,容易伤着你。

    人家是控制得挺好的,算是轻拿轻放,而且还有垫子,我身体不疼、无碍。

    所谓“三年拳不如一年跤”,一般情况下,人如果被平着摔下去,基本上就歇菜了,如果头颈部先着地,非死即残。

    跟他们在一起,比我一个人好,这好比在战争片、黑帮片、西部片等男人戏里,感情戏肯定不是重点,甚至会被消解。

    而且,这样的气场还有助于你生发出一些“积极”的想法。

    有强悍型的:

    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

    有超脱型的:

    不困于心,不念过往。

    放下执念,万般自在。

    还有旷达、豪放的: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有用吗?有点用。有多大用?不知道,或许得慢慢参透。劝人易劝己难啊。而且,“毒液”都说,情伤的打击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

    此外,跟他们在一起,能让我感觉到别人的存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虽然仍孤独,但不孤单。其实我也不怕孤单,但是这样可以打发时间,分散注意力。

    这样的生活,有点像十年前的那个暑假,也是单身,也是闲散一时,也是东游西逛、吃吃喝喝。

    未来是现在的救赎?可是,我现在就在过去的“未来”,它并没有救赎当时的“现在”。

    或许,我们又要重新期待新的未来,来救赎现在,可是,它的时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可能性是不是越来越小了?

    真像一个轮回啊,只是有了很多得而复失,只是身心都落满了灰尘。

    抑或这世间的痛苦都是被间接创造出来的:有了生,就有了死;有了欢聚,就有了别离;有了姹紫嫣红,就有了零落枯萎。

    往事如烟,浮生若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