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七章 重生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重生 10 (第2/2页)

   自此,重耳开始跟舅舅、子推、子余、先軫、魏犨、贾陀带领手下人恢复骑射训练。尽管他未必认同舅舅想法,但也不想为此与舅舅产生隔膜甚至嫌隙,况且大家勤奋,只他一人偷懒也无趣,也就勉强随了大溜。

    隔三差五他们会一起上乔山东坡,到黍林家看望、慰问黍林和二位老人,也不时地派人送去钱粮物用。黍林一家人摆脱欺凌,从此过上了安稳日子。

    ………………………………………………………………………………

    一日,瑄儿为义父做完一身新衣裳,亲自送到义父居室。

    子推很高兴,和瑄儿坐着一面喝茶,一面说道:“你和公子大婚前不是已经给爹爹做过一身吗?怎么又做!老穿新衣服出去,让人误以为要去相亲似的!”

    瑄儿:“我之所以准备新衣,就是想让爹爹随时做好相亲准备。爹爹,我听说……大家差不多都相中心仪之人,只有爹爹很不主动。我托付姨娘为爹爹看中一名女子,听说模样、性情各方面都不错,爹爹要不……”

    “以后再说吧,”子推打断瑄儿:“对了,我正想和你说件正事。”

    “爹爹请讲。”

    “自避难翟国,我总是牵挂你奶奶。原本想着跟随公子分封蒲城,待一切安顿停当后便回绵山将你奶奶接到蒲城团聚,不成想遭遇一连串意外之变,后来又随公子辗转来到翟国。一年多不曾见你奶奶,亦无消息给她,不知你奶奶现在是否安好,想她一定也非常牵挂我们。目今你和公子在翟国已安定下来,爹爹十分想回绵山看望你奶奶。所以,相亲之事等以后再说吧。”

    义父说得恳切在理,瑄儿只好点头,连忙起身去为爹爹准备远行衣物。

    待禀明狐偃,狐偃知道介子推向来孝顺、牵挂母亲,自然无不应允。

    次日,子推辞别大家,带了点随身衣物、盘缠,便骑马上路了。

    晓行夜宿没几日,子推便回到绵山。

    进村落推开家门,却发现人去屋空,只有满屋灰尘。询问邻舍,方知母亲于半年前早已离开村子,说是到绛城寻他去了。

    子推连忙星夜赶往绛城,找寻几日未果。又赶往蒲城,在蒲城转悠了几天也没找到母亲踪迹。

    没有半点线索,接下来又不知该往哪里去找,子推漫无目地又转悠打听几日,最后也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只好先返回翟国。

    接下来客居翟国的几年间,子推实在不放心、不甘心、不忍心,又悄悄潜回晋国找过几回母亲,但每次都失望而归。

    自此,母亲下落成为他心头挥之不去的谜团;母亲安危成为他难以释怀的牵挂。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心中默默为母亲祈祷一一愿上苍护佑母亲平安无恙,愿早日与母亲相聚相守。

    …………………………………………………………………………

    日月如梭,春秋代序,转眼,重耳及随臣客居翟国已是第10个年头。

    在晋公子重耳看来,“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儿女绕膝,尽享天伦”一一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悠哉、更美好的生活吗?没有。而这正是他十年来客居翟国诗画般的生活写意,正如经典诗句中所描述:

    “杨柳依依,绿蘩祁祁。温其如玉,甘与子同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宜室宜家,为适我愿。”

    “春日迟迟,柏木萋萋。执子之手,携子同游。”

    “椒聊之实,繁衍盈升。喈喈争鸣,儿女绕膝。”

    “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采荷不迭,儿女争冠。”

    “山有松柏,冬覆银装,滑雪弄冰,父子嬉戏。”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

    重耳十分知足,希望这样的静好岁月能够长长久久,绵延永续。

    然而,世事总难遂愿。

    绛城铜缇宫,近日人心惶惑,氛围异样。

    缠绵病榻的晋侯诡诸已经连续三日昏迷不醒、粒米未进。

    骊姬、少姬早命梁五、东关五备好棺椁、寿衣,守在晋侯榻前。可惜,晋侯一直在昏睡。

    骊姬后悔不迭,后悔三日前,趁晋侯清醒就该让他立下遗诏,谁能想到他会突然昏迷呢?御医手忙脚乱了一阵,不管如何诊治,看样子都已无力回天,于是她一面和“二五”私下代拟遗诏,一面让奚齐在榻前候命,随时准备晋侯断气,好依诏继位。

    骊姬正在晋侯榻侧打盹儿,忽听寺人说道:“君上醒了!”

    骊姬打了个激灵睁眼,命道:“快传奚齐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