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十章 齐国 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齐国 1 (第2/2页)



    重耳等人听了,莫不喜出望外,便随疆吏顺着一条小径逶迤来到一处林木环绕、花草掩映的驿馆别墅。

    疆吏交代马官为客人秣马,然后把重耳一行人让进别墅,并吩咐仆役为客人沏茶、备餐、烧沐浴水。

    重耳简直受宠若惊,因为好久不曾有人因为他是晋国公子而如此客气、真诚地招待他们。没想到,自踏上齐国土地的第一步,便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同,不禁感叹道:“齐国果然是大国之相,竟还专门设了候疆官吏和驿馆,这是我等在别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疆吏点头笑道:“只因国土辽阔,为使远道而来的四方使臣、宾客、商贾有一个暂缓歇息之所,管相便命设疆吏、筑驿馆。像这样的驿馆每个边界入口都有。在下马上派人到齐都禀报公子一行来访事宜。等诸位饭毕,略作休息之后,便会有专车送公子到齐都国宾馆下榻。”

    重耳听了,内心温暖至极,由衷谢道:“多谢疆吏大人!我等真是感激不尽!”

    众人无不为齐国对待来宾的细致周到所折服。

    “冒昧问一下,”贾陀说道:“疆吏大人慧眼识人,刚才如何看出我们是来投奔齐国的?”

    疆吏笑道:“在下任此职多年,略有一些经验罢了。第一,诸位定然不是齐国人,因为没有齐国人在本国界碑前犹疑踌躇的道理;第二,诸位有马无车,可以排除是别国使臣的可能;第三,从诸位外表来看,虽然风尘仆仆,但个个气质出众,非等闲之辈。在下由此推断,你们很可能是落难后来投奔齐国的。”

    大家听了,无不赞服。

    疆吏又说道:“管相一再跟我们说,若是来投奔齐国的英雄,尤其要以礼相待。”

    “管相就是管仲大人吧?”重耳问。

    “正是。”

    大家再次暗暗惊叹、感佩使齐国大治的、神话般的能人。

    重耳一行人吃饱饭、喝足茶、沐浴洗漱一番后,都换上驿馆准备的干净衣裳,在两名关尹的带领下,乘专车向齐都临淄出发了。

    一路上,重耳游目四望,见齐国的官道平整宽阔,道旁的林木高大葱茏,像列队的士兵一样齐整挺拔。每隔一段路便建有一个歇脚长亭,长亭上标着距离临淄的里数。官道两侧是通衢广陌、沃野千里。农人在田间劳作,不时启歌互和。其中一歌曰: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音权)。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音塞)。

    ……

    介子推突然发现了什么,用少有的兴奋语气惊叹道:“瞧!大家发现没有?齐国农人耕田的速度真快啊!”

    赵衰:“嗯,我也注意到了!”

    贾陀:“莫非齐国耕牛吃得好、力气大?”

    赵衰:“可能他们使用的耒耜和晋国有所不同,牛省力,自然走得快些。”

    子推:“有可能,回头我们应该仔细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

    狐偃:“嗯,子推说得对!若将省时省力的耕作方法引入晋国,便意味着粮食增产,于国于民意义非凡!”

    大家深以为然,沉浸在各种新奇见闻的体验中。

    行走之间,先軫又突然惊叹:“看!大家瞧见没有,田间有军队在练兵!”

    贾陀:“哎?怎么看起来又不像是军队,从衣着上看,倒像是农人?”

    关尹不无自豪地笑道:“对!我们齐国呀,实行亦农亦兵制,参军的农民不必离家到军营训练,在农忙间隙组织练兵,一旦国有战事,随时可以集结打仗。”

    “这样种田、打仗可以两不误!”

    “对啊!国家也因此节省了养兵的巨额开支。”

    “哦呀!齐国这个亦农亦兵制真是太高明了!”

    关尹:“我们管相高明的制度多了去了!”

    “难怪齐国如此强盛!”大家无不交口称赞。

    重耳惬意而新奇地看着这一切……

    齐国,这就是齐国!大国之相的齐国啊!一切都是那么章法有循、井然有序、礼度有加。看来,齐国真是来对了!重耳心里庆幸不已。

    约摸走了有两三个时辰,高大雄伟的临淄城门便近在眼前了。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城门外,已有仪仗在列队迎候他们。一名官员上来和关尹交谈了几句,便迎着重耳他们走过来,拱手施礼道:“来者可是晋国公子一行?在下为齐国司宾执事。”

    重耳赶紧下车还礼:“在下正是重耳!”

    执事:“公子风尘劳顿,请随我先到国宾馆歇息吧!”

    “好,多谢!”

    重耳被请进一辆四牡华车内坐好,其余人仍然骑马相随,一同进入临淄。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