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兴国 5 (第2/2页)
子瑄撑起半个身子靠在枕上说道:“经过这一段摸索历练,我发现,事不怕多,关键是要用对人。平日里,我尽量留心观察各处宫人、宫娥的说话行事,日久心里有底后,从中挑选那些头脑清楚的、忠实勤快的、得力能干的,分派到各处去管理执事。只要宫规周全明确、责任到人,我这里尽可能秉持公正、奖惩分明,他们无不心服口服、各尽其责,宫内诸事自然有条不紊、繁而不乱。若遇到棘手之事,便去请教母后,便无不妥了!” 文公笑着在夫人额头“啵”地亲了一口,也用手臂撑起半个身子,与夫人依偎一处,说道:“嗯,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处理朝政又何尝不是如此?单个人再怎么聪明能干,也太有限,必须举贤任能,集思广益,各尽所长,方能众志成城,事半功倍,诸事妥贴。” “话虽如此,国内外政务又繁多复杂千倍万倍,即便有贤臣能士为吾君分忧,也够呕心cao劳的。吾君要多注意适当休息才是啊!” “我没事。我发现,人有时候真是很奇怪,不累睡不着,太累也睡不着;褥子太薄睡不着,太厚也睡不着!” “吾君觉得这褥子不够舒服?” 文公摇头:“恰恰相反,是太舒服!舒服得我睡不着。” “为何?”夫人笑问。 “因为我总不禁会想到:这无比舒适的背后,有多少饥民、难民在露宿荒郊,枕树依石,铺甸盖草,瑟瑟发抖……便让我心里很是愧疚难安。” “吾君时时心怀黎民,假以时日,国民定会人人温饱无忧、安居乐业!” 文公点点头:“这也是我兢兢业业、不懈努力的目标!如若黎民不再受饥馁之苦,都能过上富足安定的生活,我再cao劳也是值得的!”
“那……要不然把褥子去掉,如何?” “不,那样对你来说,太凉了。” 文公突然笑道:“说到这褥子啊,我想起一个故事,说有户富家女,晚上老说睡不好。其母问其故,其女说……总觉着褥子下面有什么东西硌得她睡不着。其母赶紧翻起褥子查看,结果你猜如何?” “如何?” “其母发现,在第十八层褥子下面,果然有一粒小米!” “一粒小米!哈哈哈哈……”夫人被逗乐了,“第十八层!哦!我天!也太过夸张了吧!” 文公笑道:“是啊!我如今大概也和那位富家女差不多了。想想在外流亡之日,饥不择食、眠不择地,没有褥子照样酣然入睡。如今在这广厦华屋内,厚褥暖被里,反倒经常失眠,真是让人无语!” 瑄儿起身,故作正色道:“要不要臣妾看看,吾君褥子下面有没有米粒?” 文公大笑,一把将夫人搂入怀内。 安静半晌,两人仍无睡意。 看着窗外月色,文公说道:“今晚月色很好,要不咱们出去走走再回来睡,如何?” “好!” 于是,两人起床穿好衣服。为不惊动内侍,特意从寝宫后面一扇秘门悄悄离了寝宫。 …………………………………………………………………………………… 月上柳梢,柱灯微明,从芳华塘那边传来的蛙声若隐若现。 文公与瑄夫人十指相扣,嗅着空气中弥漫的绿植清香,在寝宫后的庭院内散步。月光下,铜缇宫依然难掩其器宇轩昂之态、华丽壮美之色。须臾,一片云朵飘然而至遮住月色,四周变得一片漆黑。 文公喃喃道:“这铜缇宫,到底是……何人所有啊?” “嗯?难道不是君上所有吗?”夫人问。 文公摇摇头:“是。也不是。” “为何?” 文公娓娓道:“这宫内的一砖一瓦、一栋一梁、一草一木、一贝一玉,不知见证过多少代晋侯的生死荣辱、争斗杀伐。如若说这贝阙珠宫单属何人所有,实在是太可笑了!” 子瑄点点头,深以为然。 “记得少年时,申生哥哥有一次跟我讲晋文侯的历史功绩,给我看周王赐与文侯的彤弓卢失。哥哥那时候……是何等踌躇满志啊!独自做着富国强晋的美梦!我那时候觉得,以哥哥之勤奋贤能,定能成就如文侯那样的永世芳名。我呢,只要规规矩矩尽人臣本分便好。谁能料到,哥哥忍辱抱憾而终,骊姬姐妹机关算尽却葬送亲子,最后入主这铜缇宫的,先是惠公,后是怀公,现在是我。” 夫人深有感慨道:“是啊,人们或许只看到:身为一国之君,是何等的尊贵!何等的荣耀!何等的享福!却不知做明君的艰难和苦楚:日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黎民疾苦、社稷之固、举国之危,无不在明君一人肩上,以至于常常食不甘味,寝不安眠……” 子瑄一语未了,忽听寝宫那边有人大喊:“有刺客!刺客休走!”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