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汾玉人_第十六章 兴国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兴国 7 (第2/3页)

丝绸的动人光泽,领边和袖口皆以文锦作底,绣满精致的龙云图案,襟前游龙的眼睛用红宝石点缀,龙身的鳞片用金线绣成,金灿灿、熠熠生辉,所配腰带也是嵌珠镶玉,十分奢华。重耳一般不怎么注意自己穿的衣服,只是今日这件朝服华丽出色、格外引人注目,便问冬青:“寡人今日要参加什么隆重仪式,或者要接见特殊贵宾吗?”

    冬青答道:“国主,今天无此日程。”

    “那为何要穿如此华丽的新衣?”

    冬青:“国君日日穿新衣的呀,小的听说先君便是如此,应当是老规矩了。”

    “是吗?那我昨日穿过的那件呢?”

    “哦,那件存到衣橱里了。”

    “以后还会穿吧?”

    “一般不会了,国主新衣还穿不过来呢!旧的自然用不着重复穿。”

    文公停止咀嚼,摇摇头说道:“太奢侈太浪费了!冬青,将昨日那件朝服拿来。”

    “这……”冬青将眼睛看向瑄夫人,见夫人冲他点头,便拿去了。

    文公问夫人:“现在宫里有多少织工、多少绣工?”

    子瑄答道:“原来有织工五百,绣工八百。国主新位后下令精简,如今有织工三百,绣工五百。”

    “只为供寡人每日的新衣就养活这么多人?一年下来,也是一笔巨额开支啊!”

    冬青将衣服拿来,听到文公如是说,便说道:“按旧例,国主已经算非常节俭了!”

    文公从冬青手中拿过昨日旧衣,展开看了看,说道:“这件明明还跟新的一样!”说着,又凑近鼻子闻了闻,“也没有汗味,还穿这件吧!”

    冬青接过,为文公着衣。

    文公对瑄夫人说道:“从今日起,已经在织、在绣的朝服就算了,不要再做新的了。我提倡节俭,怎能不首先身体力行呢?”

    “嗯。那闲下来的织工、绣工如何安排?”子瑄问。

    “自然是要精简掉的,至于这些人如何打发,等寡人想好再说。”

    “是。”瑄夫人答道。

    …………………………………………………………………………………………

    铜缇宫晋阳殿内,君臣例行朝会议政,先后讨论了边境贸易、列国纷争、周王娶亲、扩建驿馆等问题。

    说到周王娶亲,文公问道:“周王和翟国公主这门亲缘是如何结成的?诸位爱卿有谁知道?”

    “微臣略知,”狐偃说道,“这还须从郑国攻打滑国说起。自齐桓公薨逝,郑国便依附于楚,恃强凌弱,以滑国亲卫远郑为由兴师伐滑。卫与周关系亲睦,诉郑于周。周王便派游丝伯至郑,为滑求解。郑伯大怒,认为周王厚卫薄郑,于是拘禁游丝伯。周王伺机复仇,于是借翟国之兵打败郑国。周王认为翟国有功,又正值宫中王后新丧,于是与翟国结为婚姻。如今已与翟公主季隗大婚,封为王后,主后宫之政。”

    最后说到举办庆丰节,郤溱奏道:“自国主新政以来,各方面百废俱兴,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推广,使大量丘陵难耕之地得以开发,再加上朝廷轻徭薄赋和今年的风调雨顺,农桑丰产前所未有,绛城及多地黎民百姓自发地要举行庆丰节,国主看准还是不准!”

    文公欣然道:“举办庆丰节自然是好事,一来黎民百姓辛苦劳作一个春秋,借此可娱乐放松;二来拿出多余的收成交易其他所需之物也很有必要,寡人准了!不过也要防止地方邑主借此巧立名目、巧取豪夺。到时候官府要多加监察!”

    “是!”

    看众臣暂无事启奏,文公便宣布退朝。

    ………………………………………………………………………………………………

    回到宫里,瑄夫人给文公摘掉冠冕,褪去朝服、朝靴,换上日常便服。转身之间,文公的目光无意间瞟向窗外,他看到,冬青正和一名宫廷执事在外面墙根说话,那名执事对冬青又是打躬又是作揖,似乎有求于冬青办事的样子。

    “窗外和冬青说话者是谁?”文公问道。

    瑄夫人看了看说道:“是膳宰。”

    文公心下不禁疑惑起来。

    狐姬之所以推荐冬青给文公作贴身内侍,不仅因为他是新燕幼弟,看在新燕忠心服侍她多年的份上给予的特殊关照,而且狐姬发现,这孩子天生有一种处变不惊的定力与随机应变的机灵劲儿。狐姬带他到翟国时,他也不过十来岁,当时突发狐姬被挟持、眼看侍卫将要诱杀重耳的危机时刻,冬青藏于车下偷偷用绳索将侍卫脚踝和车轮系在一处,狐姬才得以逃脱,难能可贵的是,冬青最终还能巧妙自保,逃出敌人魔爪。后来狐姬便精心调教他长大。冬青做内侍虽然时间不长,但很快便熟悉宫中所有机构、人事及宫规。文公发现他果然言语干脆利落,头脑清晰敏捷,办事稳妥周全,一天比一天称心得力。

    但阅历告诉他,一个人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