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强国 19 (第1/2页)
回到铜缇宫,步入熟悉的轩昂宫廷,穿过熟悉的楼阁门院,文公的心情欢快而急切,他一心想着快点见到妻儿,告诉她们他回来了!他凯旋了!他受到天子嘉奖了!匆匆奔到寝宫脱掉犀甲,换好便服,文公却一直未见瑄夫人出来迎他,于是问冬青:“瑄夫人呢?夫人在忙啥?” “国主……”冬青却语气沉重地只说了两个字,便低头不语,俯身跪了下去。 “嗯?”文公心里不由一沉,忙问:“怎么?宫里出什么事了?” “君父!”文公忽然听到橒姬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回头之际,他看到橒姬披麻戴孝赫然出现在槛外,接着伯倏、仲祺、孟嫣、叔刘也同服而出,一齐用哀戚的泪眼望向他并跪了下去…… 文公震惊不已,只觉头皮发麻、浑身发软,不解地用眼睛询问冬青,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冬青沉痛道:“自国主走后,瑄夫人牵挂战事,与织工日夜赶制蒙马“虎皮”,以至积劳成疾,久延不愈,最后病入膏肓而薨逝。夫人怕国主在外打仗分心,临终嘱咐不让禀知国主。请国主恕小的欺瞒之罪!” “啊!你说……什么!!!”这一噩耗不啻于晴空霹雳,击得文公瞬间没了任何知觉与思维,石化一般呆立……少顷,他猛然感到喉咙处涌上一股甜腥之物,张嘴喷出一大口鲜血后,身体直直往后一挺倒了下去,幸亏众人伸手托住。只见文公大瞪双眼,视线似乎穿透屋顶,失神地望向苍穹,欲动无力,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大口大口喘息不止,随后晕厥…… 冬青大叫传太医,早已候在宫外的太医闻声赶来抢救国君。 橒姬、伯倏、仲祺、孟嫣、叔刘则围着君父大声哭喊…… 尾声 伫立悠悠绵山之巅,俯瞰脚下的青山嵯峨,翠嶂峭拔,云海缥缈,长空寥廓,重耳有种置身世外之感。 山,仍是昨日之山;景,仍是昨日之景,而人已阴阳两隔,生死两茫然。 经历越多,他越觉得:人生一切的沧桑荣辱、煊赫辉煌,终有一日会归于平静,如烟消散、如尘湮灭、如水东逝。空留春秋代序、山河静默、流年无声…… 山石间有几只蚂蚁在寻寻觅觅,踟蹰而行,这样小小的生物,是多么微不足道啊!路人随便一脚便可将其踩死。蚂蚁在毙命的霎那,它们又有怎样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遗憾乃至不舍呢?而对于广阔浩渺的天地,人又何尝不是一只蝼蚁呢? 他找到第一次与瑄儿登顶绵山时坐过的那块青石。 二十多年过去,那块大青石依然如故。石头旁边的松柏依然挺拔雄健地傲立生长,静静地默默地注视着苍翠雄奇的绵山美景,注视着流云舒卷、日升月落,注视着天地苍生、人间烟火…… 他用小铲挖开一个小坑,从怀中掏出瑄儿曾经送给他的那方丝帕,最后一次端详上面那只手绘的知了,那知了依然栩栩如生,仿佛一扇翅膀便可以飞走。在他心里,或许确实已经飞走了。他将瑄儿编的玉珠手串摘下,包在帕内,埋入小坑。小心翼翼将坑填平,上面压了一块青石封冢。 身着便衣的文公见附近有一名短褐麻履、须发皆白的老农背靠一棵大树正在休息,他慢慢走过去,在老农身旁坐下。 老农看了看他,问道:“老夫看你眼生,小兄弟不是本地人吧?” 文公笑了笑,点了点头。他看到老农身旁的柳条筐内有各种草药,一一指认道:“牛夕、白芷、柴胡、大黄……老伯今日采了不少草药啊!” “嗯。小兄弟认得这么多草药,是郎中不是?” 文公摇了摇头,望着山下问:“老伯,现在这山上还能采到石斛吗?” 老伯答道:“老夫在这山上采药几十年了,石斛太少见,又长在悬崖峭壁,采那个太危险。小兄弟是干啥的?” “不干啥,其实跟老伯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