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细节 (第2/2页)
向下坠落的同时,夹带着一点的云烟,同珠帘一样,从云层一直落到了半空中。 “看好了,我的墨是这么来的。” 光点向石台上飞去,散开,浓郁的光芒化作洁白无瑕的雾,流萤的光点混杂在烟雾中,向下倾撒着一段距离。 河流中,点点水珠冒出,小巧可爱,又晶莹剔透。 冒着不同颜色的微光,向石台上的云雾飘去。 渐渐的,白色的云雾变了颜色,从下往上,渐变的颜色依次叠加。 “快画吧!” 上官凛拿着淡浓墨笔,一时间不知所措。 看着画纸,心里想你要的墨色,拿起淡浓墨笔在空中一点,就行了。 上官凛端正态度,开始了作画。 举起淡浓墨笔,黑色的墨水从下方飘上来,将墨笔染黑了。 一点,一划,纸上,上官凛勾勒出了轮廓。 轻轻地描出线条,加色晕染,黑白灰两色在跃然纸上。 一个披着草席,带着蓑笠的老人,划着船桨,迎着风雨,在江面慢悠悠地划行,倒映着的影子显得有些孤单。 雾中,远处的茅草屋若隐若现,点点烛光在浓雾中闪烁。 再远处,江面倒映着巍峨的山峰,阳光下,很短的,由阴影到阳光的渐变很是细节。 一副意境很美的画,可是那女子却摇摇头,说:“很好看,但也只是好看,仅此而已。” 上官凛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说,那女子叹了口气,说:“你的大脑储量根本不够,就算是照虎画猫也不成样子,你看看给你毁的这幅画。” 女子一挥手,桌上的画就被替换了。
背景很好看,张灯结彩的街市,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一阵嘈杂声顺势传入了上官凛的脑海。 灯笼的点缀有些乱,像是被风吹的,窗户里穿出来的烛光闪闪发亮,但在这无比热闹的街市中却显得微不足道了。 一对牵着手的佳人在桥上嬉戏打闹,有些散乱的头发,低头看着泛起涟漪的河面,有些鱼的影子在河中若隐若现,有的就已经跃出了水面。 女子妩媚动人的笑容在这万丈灯火的闹市中独树一帜,显得温文尔雅。 唯一可惜的,就是那尚未画出真容的面孔,一袭白色素衣,显得质朴的样子。 不免有些可惜。 盯着那个人入神了,女子好气道:“看什么看,我还不得谢谢你?” “实在是抱歉,前辈。”上官凛起身再次鞠躬致歉。 “一口一个前辈,风云骤这样叫我也就罢了,占个便宜,你嘛……算了,看着你就来气。” 再次挥手,两幅画一同放在了桌子上,女子说:“看出两幅画的差别了吗?” 仔细对比后,“前辈的这幅画对于不同墨色的分配十分到位,色差很大的墨放在一起也不会显得格格不入,颜色的变化也很多,对于画工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的这幅画色彩就比较单调,绘画也简单。” “你再看。” “两幅画最明显的差别就给人的意境不同,传达的思想也不同。” 女子叹了口气,摇摇头,把手指在上官凛的画上,说:“这里。” 上官凛看着女子所指的地方,“你这幅画画的是一位在风雨中划船独行的老翁,对吧?” “嗯。” “既然有风,为什么你的蓑笠在风雨中不动如山?” 上官凛恍然大悟。 “还有,明明是风吹雨打,你的江面居然还风平浪静,你甚至还特地话费心思把老翁的倒影画得很细致,简直是多此一举。” “这里,你画的雾是白色的,那就是白天,雾是在江面上形成的,为何会出现烛光,即使是黑夜也就罢了。” “还有一个让我忍无可忍的失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日子里,谁会给你阳光?” 上官凛听后,不自觉地红了脸,一直以来,他的绘画功底都是自学的,没人教,自然有很多不足。 “你再看我的,灯笼的点缀是斜的,被风吹的,过路的马车它的毛发也是向后飘的,富家小姐衣服的褶皱,江面,放下荷灯后泛起的涟漪,江面倒映的影子也是弯曲的,更重要的是,我主要画的这两个人,女子的头发有些乱,这个伸出的手就是帮她梳理头发,这女子的双瞳中倒映的就是这名男子的容颜,至于这男子,哼!你自己想去吧!” 等上官凛仔细把这幅画仔细观赏后,发现这幅画所表达的细节远不止女子说的那么少。 上官凛不禁开始羡慕起这女子来,如此高超的画技,上官凛想让她当自己的老师。 结果,那女子冷不防地来了一句,“你让风云骤给你找一个教作画的老师,好好学着,淡浓墨笔选中你是天意,你不会作画是故意,我没时间教你,而是我也不会教你,我的画都是自学的,没什么能教你的。” “那我就谢过前辈了。”上官凛再次鞠躬道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