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老农民(求订阅) (第2/3页)
后的侍卫着事情。 侍卫点头,骑着快马要离去。 赵政却是叮嘱道:“记得,不要踩踏庄稼!” 侍卫点头着,只是片刻后,几个锄头出现了。 赵政也不客气,拿着一个锄头,开始耕地。 一边耕地,一边询问老农民如何锄地。 老农民立刻道:“贵人,不可,不可,你身份高贵,怎么可以干这个活?” 赵政道:“老丈可以,我为何不可以!” 老农民叹息着,开始指点起来。 赵政开始锄地,事实上证明,他不是一个好农民。 在邯郸的时刻,外祖父是大商人,大地主,赵政只是象征性到了耕地当中,处理一些杂物。回到咸阳后,也是处理公务为主,即便到了特殊节日下地干活,也是在地里面象征性的刨了三五下,算是农耕开始。 比起这位经常耕地的老农民,赵政差了很多。 赵政道:“老丈,伱们真是厉害,我干了一会,就是累的不行了。可你已经五十多岁了,下地干活许久,干了一整。你们真的不容易,我心里面有些佩服!” 老农民道:“贵人,不经常干活,当然不行了。我是受苦人,干了一辈子已经习惯了!” 赵政道:“你们也不容易!” 继续干活。 曾经有一只军队,士兵在闲暇的时刻,经常下地帮助农民干活,很多军队将领也是如此,民众将其当为子弟兵;还有一群官员,下地干活的时刻,带着鞋套,害怕玷污了他们高贵的皮鞋。 他是秦王,可无法给予农民各种优惠,只能在这里帮老农民种地。 赵政在干着农活,锄地水平很差。 赵高也是贵族出生,地位高贵,锄地水平一般。 反而是身边的几个侍卫,虽然是贵族出生,可也经常下地干活,反而是干农活的好手。 锄地在继续。 十个人帮助下,大片耕地的野草被清理干净,老农民脸上带着喜悦。 什么都是假的,唯有下地干活是真的。 眼前这位贵族,做的不错。 到了中午的时刻,赵政有些乏累,立刻有侍卫取出罐头,然后开始蒸煮起来。 赵政率先开吃。 侍卫们也是开吃。 赵政又是给了老农民一些rou食,老农民嘴角咽着口水问道:“这几个不好吧!” 赵政笑道:“吃吧!” 老农民吃着,很是欢快。 到了下午的时刻,赵政没有离去,而是到了老农民家中吃饭。 食物是捣碎的粟米,野菜,还有少量的rou食。 赵政吃起来,没有荤腥,味道很差,可还是不嫌弃,直接吃起来。 吃到一半的时刻,向着房间走去,里面有一个老妇人,还有两个孩子。 孩子端着陶往在吃饭,里面是捣碎的麦饭,搅合着野菜,还有糠皮,还有奇奇怪怪的东西。 在农家当中,最好的食物是给客人,自己吃着平常的食物。 “我可以吃吧!” 赵政道。 老妇人道:“贵人,身份高贵,岂能吃这些东西!” 赵政直接接过碗,开始品尝起来。 味道很不好吃好,吃起来很难吃。 可赵政还是咬牙吃下去。 许久后,赵政放下饭碗,道:“老丈,为何不用磨盘直接把麦子磨成粉末,这样好消化,吃起来也美味!” 老农民笑道:“大王呀,也只有贵人,还有那些富户,可以顿顿吃面粉馒头,至于普通人家根本办不到。想要制造一个大型的磨盘,需要石匠花费三百钱才能制造出来。而拉动磨盘,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想要牛马进行拖拉,成本很高的!” 有了磨盘之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上面粉,而是只有一些富户们能吃上,穷人大多就吃不上面粉。 而古代大部分人都是穷人,并不富裕。他们种的庄稼大多为粗粮,就是种一些麦,也要用来交租税的,自己根本吃不到多少。 有的人家过年过节才吃一碗面,算是奢侈的饮食了。 面粉是纯粮食,也是细粮,吃细粮的只有那些官宦子弟、巨商富贾、豪强地主们。他们衣食无忧,吃着馒头,就是享受了,如果再吃上一些面条,就更是乐不可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