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276章王翦见秦王(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6章王翦见秦王(求订阅) (第3/3页)

以为十二年可灭赵。”

    赵政问道:“为何是十二年?”

    王翦道:“东方六国皆是联盟,灭赵非敌一国,而是战六国。故师出三年必要一歇,不然卒民皆疲,不可再战。一伐即三年,三伐而亡赵,期间三年用作士卒暂歇,故需十二年之久。”

    “赵亡,楚齐弱也,那时灭亡剩下五国,可为十二年!”

    赵政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按照王翦的时间表,灭六国需要二十四年。

    而今为秦王政八年,至少需要秦王政三十二年,才能完成大一统。

    那时,他也只是似乎四十五岁而已,并非不可接受。

    只是这个时间表,比他估算的漫长了一倍之多。

    赵政皱眉道:“仲父在位的时刻,年年与六国交战,没有一丝停息,可国力损耗。这里,征伐赵国三年,却是要休息一年,有些过了!”

    王翦道:“大王,局势不一样了。昔日仲父执权的时刻,大秦进攻六国,主要是略地为主,并非是为了灭了国。攻伐六国,持续时间短,秋出征,在春就是归来,一点也不耽误秋收和春耕!”

    “这样对大秦好处巨大,可赵国也好处大。”

    “当加强进攻的节奏,加强作战时间,加强军队的进攻数量。连续进攻赵国三年,休息一年,进行调整,与每年皆是进攻赵国,进攻半年,休息半年,彼此差距巨大。”

    赵政沉默了。

    很显然,王翦的攻击节奏,对赵国的危害更大。

    只是对秦国的危害也大。

    王翦道:“大王,先是灭赵,再是灭楚,在战略上存在巨大的隐患。下并非是七国,经历李牧大败匈奴之后,草原上的势力,经历血的教训之后,必然懂得一个道理,分散之民,无法击败中原强国。”

    “唯有联合起来,组成大一统,才能对抗华夏!”

    “一旦草原王朝统一起来,对秦国就是心腹大患。”

    “西起高阙,东至辽东,皆是有漫长的长城,在过去的时刻,有着赵人,燕人守卫,可在灭亡赵国,燕国后,却是必须有秦人防御。大秦若是不能在草原大一统前,完成南下灭楚,那时会陷入危险的局面当中!”

    “南线与楚军交战,北向与草原王者交战,腹背受敌,两线作战,若是胜利了还好,可若是失败了,大秦将会陷入危险局面当郑”

    “大秦,必须抢在草原狄人一统之前,一扫关东诸国,完成大一统,然而以全下的人力物力对抗狄人南下。哪怕慢了一步,都是巨大的灾难!”

    赵政不屑道:“区区草原之民,根本不算是华夏大担燕国可击溃东胡,略地千里。大秦可击溃义渠,对其编户齐民;赵国李牧,轻易的击溃匈奴大军。我可不觉得北方的戎狄,匈奴之流,是华夏的对手!”

    王翦继续劝谏道:“大王莫要轻视北方的草原之民,昔日西周就是被犬戎击溃,走向灭亡的,大秦不能不防备!”

    赵政开口,就要什么。

    可下一刻,想到了穿越者记忆当中,那位草原秦始皇。

    在中原地区完成大一统,开始建立强大文明的时刻。

    在草原上,形成第一个统一的政权,匈奴。

    匈奴,更是诞生一位秦始皇,冒顿单于。

    这位草原的王者,南下击溃了汉军的主力,把刘邦包围在白登山,这是刘邦最为危险的时刻。

    最后,匈奴与汉朝议和,算是平局结束。

    在稍后的岁月,匈奴一直是汉朝的心腹之患。

    直到汉武帝时代,一举击溃匈奴,才让匈奴走向衰亡,从而也奠定了汉武帝的威名。

    秦皇汉武,汉武帝的名声与秦始皇是比肩的。

    在某种程度上,汉武帝击溃匈奴,与秦始皇灭六国,是相同档次的。

    “草原会形成王者……你如何得知的?”

    赵政问道。

    王翦道:“臣曾经为上郡边将,与匈奴,义渠等人交往一二,对于他们了解一二。大秦在进步,他们也在进步。七国的思想,传播到了草原,也引导和改变着草原。他们在变化着!”

    “草原部落虽然分散,可若是凝聚在一起,也是很可怕的!”

    “就是李牧,在初期也是选择避开匈奴袭扰,不断诱敌深入,最后歼灭匈奴主力,可见匈奴之强大。”

    “很多失败者,并非是弱,反而很是强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