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_第294章大决战(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4章大决战(求订阅) (第1/3页)

    第295章大决战

    在离开咸阳前,秦王政留给他三个锦囊。

    到了代郡后,三个锦囊可依次打开。

    锦囊,谈不上妙计,却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

    到了代郡后,李信打开第一个锦囊,锦囊中有着纸条。

    上面写着:“可谣传秦军已经攻克邯郸,李牧已经投降。若是赵国官吏不辟谣,代郡的民众半信半疑。可若是赵国的官吏辟谣,代郡的民众会坚信邯郸已经沦陷。”

    果然,随着谣言的发酵,尤其是赵国官吏的辟谣,代郡沦陷的速度在加快。

    只是短短十几,就是攻克了代郡。

    可谓是望风而降。

    随后,李信带着忐忑和喜悦。

    打开第二个锦囊。

    上面写到:“杀死代郡的顶级权贵,焚烧债券,将其土地分给平民,可稳定代郡的局势。”

    打死地主,穷人不一定能变富。

    可打死地主,却是能减轻穷人负债,能让穷人不用还债了,可以喘一口气。

    很多穷人很是勤劳,也不傻,劳动积极,可还是经常受穷受饿,欠债众多。

    这是因为上层贵族,不允许底层的民众变得富裕,当底层的民众刚刚有了多余的钱财的时刻,就是变着法子的剥削走他们的财产,让他们陷入赤贫当中,甚至是负债阶段。

    这叫鼓励消费。

    只有穷人众多,才能显示出贵饶尊贵。

    只有让穷人陷入负债当中,穷人才有奋斗动力。

    在代郡当中,那些占据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顶级贵族,却是占据代郡百分之一百五十的财富。

    那多出的百分之五十的财富,就是来自穷饶借条和负债。

    占据百分之九十的穷人,在负债百分之五十的情况下,需要世世代代努力为贵人打工,不断偿还欠债的利息。

    即便李牧成为代郡太守,也无法改变这一牵

    毕竟李牧就是顶级贵族,总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

    李牧不能,可秦军能。

    秦军是入侵者,是殖民者,不在乎弯弯道道,可以大胆的砸碎瓶瓶罐罐,因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

    然后,开始清洗代郡那百分之五的贵族阶层。

    这些贵族阶层,很多是品德高尚之辈,人品出众之辈,可秦军还是大胆的杀戮。

    犯罪了,不一定会死,只要有价值,还有可能活着。

    可若是该死,需要某些饶死稳定局势,震慑人心,那某些人必须要死。

    治国,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而是选择立场。

    秦国想要在代郡站稳脚跟,是讨好那百分之五的贵族,还是讨好那百分之九十的底层民众。

    赵政的选择是,杀掉那百分之五的贵族,讨好那些百分之九十的底层民众。

    因为收买贵族的成本太高了,即便是给予爵位,官职等,他们也未必会忠心耿耿,反而觉得理所当然;可给底层民众十亩地,每顿能吃上窝窝头,底层民众就是感激不已,就是忠心耿耿。

    既然如此,秦国果断站在那底层民众的立场上。

    然后在代郡,大开杀戒。

    杀死代郡的那些顶级贵族,有诸多的好处,第一个是杀死贵族,可让底层的赵国民众畏惧,降低统治成本;

    第二,杀死这些贵族,可以掠夺他们的耕地,分给底层的民众,获得民心。

    是大开杀戒,其实也没有杀多少。

    代郡人口稀少,人口也仅仅是五十万不到,顶级贵族也就两千多人。

    只要干掉这两千多人,秦国在代郡的根基,就能稳定下来。

    在李信出动兵马,斩杀了两千赵国贵族之后,又是拿出契约书,将贵族留下的各种借据,尽数搬出来,焚烧起来。

    宣布,底层民众的债务清零。

    立刻,无数的民众欢呼起来。

    债务消失了,民众不需要每年偿还利息了。

    从百分之五十的负资产,立刻变为零资产,这是好事情。

    很多赵人跪在高呼起来。

    李信又是宣布按户分田,每户分十亩地,给赵国的底层的民众,立刻民众跪下感谢着,此刻秦人不再是侵略者,而是亲爸爸。

    又是宣布着,有男丁加入秦军,可再度获得十亩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