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_第一百九十五章 孤军喋血战磨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孤军喋血战磨盘 (第1/2页)

    第197章孤军喋血战磨盘

    这些臣子对局势的分析,真可谓是一针见血。

    如果永历帝能够鼓起勇气,在永昌、大理、楚雄一带,激励明军将士死守的话。

    这一带关隘众多,路况险要,明军的兵力又不少,战局或许还会有一些转机。

    特别是在现在,孙可望已经举兵北上。

    只要永历能激起明军的斗志,那么稍微坚持一下,云南的局势就会变得好起来。

    只可惜,永历毕竟是永历。

    他虽然知道要是再把滇西给放弃了,咱大明就真的完了。

    但要是在滇西死战,那他这个皇帝的安全可就不妙了!

    所以即便有臣子的进言,永历仍旧没有勇气在滇西死守,更没有勇气御驾亲征去搏一搏这最后的希望。

    眼见永历帝犹豫,吏科给事胡显慷慨激昂道:“陛下!永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东临澜沧江,西临怒江,而怒江以西则是纵贯南北的高黎贡山!

    “自洪武年间黔国公在此屯田后,许多中原将士皆在此扎根,其后裔对我朝忠贞不二,现在我大明江山只存这一隅,亿万臣民只剩下这最后几十万!这最后一点江山,最后一批子民,陛下难道还要抛弃吗?”

    翰林刘渠力挺其议道:“皇上,永昌虽是穷山恶沟,不比滇都繁华,然毕竟还是我大明国土,此间百姓亦是大明臣民。可若再继续往西,到了缅甸边境,再退可就要流落外邦了!”

    说罢刘渠竟是伏地嚎啕大哭,左右诸臣亦随之落泪。

    永历帝听了臣子的肺腑之言,不由地痛心疾首。

    然而就在此时,马吉翔却出言道:“滇都尚且不保,区区永昌又如何挡得住清军的虎狼之师?此时不走,悔之晚矣!”

    “我等身死事小,但陛下的万金之躯要是不测,我等皆成了大明的罪人!”

    此言一出,永历为之一颤。

    虽然他这个皇帝也明白许多道理,但怕死却是他的天性!

    一想到自己落入清军之手,像弘光、隆武、绍武一样死去,永历就不寒而栗。

    昔日尚可喜和耿继茂攻打广州之时。

    几乎所有臣子都在劝说他不要离开广东,以免寒了广东忠臣义士的心。

    但最后,永历还是迅速逃窜进了广西,遁入了南宁。

    如今,又到了相似的时候了。

    虽然白文选部还在楚雄阻挡清军,多尼等人的兵马距离永昌还很远。

    但朱由榔还是感觉,永昌也不安全了!

    “马吉翔,你休要胡言乱语!”刘渠勃然大怒,愤怒地指责。

    “皇上,区区一个翰林,竟然如此失人臣礼,臣请将此人处死!”

    被蜀藩杀了全家的马吉翔心情本就不好。

    只想着逃入缅甸保住小命的他,面对刘渠的指责顿时就火冒三丈。

    “jianian贼,你敢!”胡显闻言立马站了出去,回击马吉翔。

    虽然现在是穷途末路了,可也正是因为穷途末路,永历朝廷中的不少大臣才没有这么多顾忌。

    “马吉翔,在昆明时我尚且惧你!但是大明江山都要被给害尽了!老夫现在妻离子散,只剩下最后一颗对大明的忠心!现在又有何惧!”胡显挥起了自己的拳头,展现出了前所未来的勇气。

    一时间,在永昌的永历朝廷,又进入了激烈的撕逼状态。

    忠臣和jianian臣水火不容,一触即发。

    “好了!”永历大喝一声。

    眼见皇帝动怒了,马吉翔和胡显等人这才偃旗息鼓,暂时停止了斗争。

    “如今局面都是朕的过错,朕决意下一罪已诏,昭告天下!”永历帝长叹一声。

    便命翰林刘渠起草《罪己诏》,以平息纷争。

    刘渠含着泪水替永历帝起草了诏书:

    “朕明知祖制之不可灭裂,而力不能见之行事,遂徒托诸宣言;明知邪正之不可混淆,而心几欲辨其贤jianian,又渐寝于独断。以致天下忠臣义士,结舌而寒心;当路鬻爵卖官,寡廉而鲜耻……”

    在诏书中,刘渠大骂马吉翔弄权祸国,以致贿赂公行,丧失人心,更是隐隐指责李定国亲信小人,方才导致局势败坏至此。

    次日,永历帝在斋戒沐浴后又亲自虔诚地拟写了一篇《告上帝忏文》

    文曰:“祖宗成宪既不知听,率由左右jianian回,公然受其蒙蔽。惟苍天不早生圣人为中华主,使黎庶得谬推小子作亿兆君。忠孝阻壅于铨门,而臣不及赏;苞苴公行于政府,而臣不及知……”

    而在永历帝斋戒沐浴,祈求上帝之时。

    九年前,因为两广危急,受他委托前往欧洲搬救兵的传教士卜弥格。

    为了自己的使命和诺言,正在竭力的前来滇西,试图和永历见面。

    而欧洲的援兵,也将在两百多年后抵达暴打大清。

    与此同时,与永历帝分散的李定国,快马加鞭,抵达了永昌。

    君臣二人再次得以相见。

    “陛下,您今被迫退居永昌,皆臣之过。臣罪孽深重,误国误民,理当引咎自责。特奏请奉还黄钺,削去官职,戴罪立功。”李定国跪倒在地。

    向永历帝陈述了自己的十条罪状,

    永历好言劝慰李定国道:“此乃国家之祸,晋王何罪之有?军政之事晋王尽管放手去做,朕放心!”

    李定国闻言不禁感激涕零,心中倍感振奋,当即赶回大军,积极筹划御敌方略。

    而永历朝廷也为晋藩的一系列决策,给予了李定国降三级,戴罪立功的处罚。

    其余晋藩文武,也都一律按此办事。

    然而在李定国前往永昌觐见永历帝的时候,清军进攻楚雄,明军总兵王国勋率部阻击,兵败身亡,楚雄遂告失守,清军旋即兵临玉龙关。

    玉龙关地处横断山脉西南端,是通往永昌的要道,地势极为险要。

    巩昌王白文选率张国用、赵得胜、张光翠、潘正龙、秦斗金、吕三贵等部明军在此驻守。

    吴三桂命前锋统领白尔赫图率部猛攻关前,然后又选精兵三千,绕山间小径前后夹击玉龙关,白文选腹背受敌,抵挡不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