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毫无意义的胜利 (第1/3页)
第203章毫无意义的胜利 除了固山额真和梅勒章京这些一二品大员外。 磨盘山之战,李定国部还消灭了护军参领图纳、石汉等大批八旗将领。 共计有五十七位八旗将佐阵亡在磨盘山中。 此役,七千以上的满蒙八旗折损。 加上汉八旗和吴三桂部,足足有上万八旗兵命丧磨盘山。 再加上绿营兵的损失,一万八千多清军授首。 再算上受伤和失踪的人员,李定国以六千兵马,一战就惊人地将五万清军,打得伤亡过半。 如此惊人的战果,当为万历以来战功第一。 远超昔日的衡阳和桂林大捷。 利用永昌这最后一个交通枢纽,收集散落在云南各地的兵马。 只可惜随着永历帝的转进,磨盘山这场大胜的后续战果荡然无存。 但是现在,虽然没能杀了吴三桂。 要是李定国能够留在永昌一带,他有意愿也有能力,能够在滇西稳住阵脚。 残余的晋藩将士激动无比,激情地大喊,宣泄着心中的情绪。 李定国再次叹了一口气,下达了命令。 “多尼和吴三桂虽然没死,但他们必定已经丧胆,必不敢再逼迫我等!” “趁此大胜之威,晋王可在滇西稳住阵脚,收拢巩昌王等部兵马,休养生息!” 整条大动脉就尽数让与清军之手了! 一旦这条大动脉被清军掌握。 高文贵重伤,只有后续增援的吴三省完好无损。 可一转眼,泪水就从他的脸颊流下。 深夜时分,清军狼狈而逃,磨盘山的战火停息。 李定国得知清军已经被击退后,连忙进入了磨盘山。 准确的来说李定国是四蹶名王,干了四个王爷,三死一逃。 到了现在,秦藩、蜀藩、延安藩早已经跟自己成为了仇敌。 经历了磨盘山血战的高文贵悲从心里,此战虽然五千多晋藩将士永远地沉睡在了磨盘山中。 “一旦将永昌之地悉数让于清军,我军恐怕再也没有汇集大军,反攻云南的机会了!”高文贵也忧心忡忡道: 随着李定国的南下,永昌地区仍旧掌握在清军的手中。 看着眼前的一切喜极而泣! 一旦李定国率主力退到这些地方,在没有官道的雨林中,只怕是难以联系到明军各部! “晋王,定朔将军说的是,要是南走孟定,只怕是众将就难以联系上了。” 李定国闻言精神为了一振。 磨盘山之战的目的,就是因为满清大军穷追不舍,一路上穷追猛打,让李定国喘不过气来稳住阵脚。 此言一出,血战之后人人带伤的晋藩将士,全都愤愤不平。 而现在,磨盘山之战由于没有叛徒的泄密,加之孙可望已经带兵进入湖南,清军已经没有多少力量西顾了。 这让晋藩将士们不胜愤慨! “狗娘养的皇帝!狗娘养的文武百官!”一名断了胳膊的晋将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他这一走,只怕我大明将士的军心就直接散了!” “晋王!”吴三省等人连忙上前搀扶。 这磨盘山之战固然悲壮,但又何曾不悲哀? “晋王,永昌之地事关重大,此地乃是滇西的交通要害,要是晋王带兵南下孟定,前往缅甸迎驾。” 就这样由于担心永历帝的安危,在磨盘山打退了清军的李定国却不得不南下孟定。 “要是三藩能够合力,那么多西营兄弟联手,又何至于如此!” 云南就直接被清军隔开了,永昌以北的丽江、永宁等地将与李定国隔开。 “好样的!窦名望、王国玺、高允成、杨祥都是好样的,孤的六千晋兵都是好样的!” “只有立足于此处,收复永昌,联络各部和土司,趁着夏季到来之时,反攻大理、楚雄,我军方有一丝生机!” “只怕是各路人马根本难以重聚啊!”高文贵连忙劝说道。 他们在这里和鞑子血战,结果皇帝直接跑出国了。 不止如此,南下孟定,进入缅境后。 李定国闻言两眼一黑,一个踉跄摔在地上。 眼下李定国已经退到了磨盘山,要是再放弃磨盘山到腾越州的这些地盘。 这名晋将如蒙大赦,连忙三跪九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