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_第十二章 苦涩姻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苦涩姻缘 (第1/2页)

    王志山困苦的家,有了变化。外出治疗近半年的王清远,终于在三婶的陪伴下,回了家。

    久别重逢,一家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有着一种再不能分开的感慨。王清远和三婶看着儿女们,恍如隔世;王平仙眼眶湿润了。她守着这个家的不离不弃,终于迎来了这一天。

    春节放假前,一家人为王平仙张罗,办了婚事。王志山挑上嫁妆,送王平仙嫁到了张春兴家。

    王平艳给哥哥捎了信,说她呆不惯满是成人一样的县一中,想回距家近的完小。王志山骑上单车,将她接回家中,重新送到母校报了名。

    一个变故后的家庭,散发着苦尽甘来的喜庆。

    全家人正在欢欣鼓舞,邻居家王糯平的母亲杨华仙找上门来。她怨气冲冲,骂骂咧咧,将三婶拉到一旁,眼角不时瞟向王志山,连声说道:

    “小杨庄村的杨金富,你知不知道?一家人穷得叮噹响,还要来打我家王糯平的条!”

    “自己家糯平要是进了那样的人家,还不得受一辈子穷,跟着遭罪?”

    “也不知道是哪个没有平仄的,把我家糯平介绍给那样的人家!”

    杨华仙让三婶一时摸头不着脑。她的旁敲侧击,一旁的王志山听得懂。说者有意,听者心知肚明。王志山知道,杨华仙的话是冲自己来的,带着警告的旁敲侧击,要他不要多事,也顺便让他带话给杨金富,让他死了找王糯心的心。

    三婶蒙在鼓里,不住地听着杨华仙的唠叨,全然不知从中牵线搭桥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儿子王志山!

    回到学校,王志山一把地将杨金富拽到墙角边,问怎么啦?

    杨金富起先一脸无辜。被王志山逼急了,他只有和盘托出:原来,杨金富苦苦挣扎到学期快结束的节骨眼,收到了黄校长的最能通牒——他拖了毕业班后腿;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两条路:要么留级复读,要么转学、退学。杨金富打定了退学的主意。打定主意后,他头脑一热,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只身赶往王糯平家,将杨华仙当成未来的丈母娘,贸然张口提了亲。杨华仙听着杨金富直白的告白,两眼滴溜溜乱转。在打量过一番穿着干净、但全是发白衣服的杨金富后,她变了脸。瞟过脸红到耳根子的女儿,再看了看一旁不吭声的王双顶,杨华仙不明究里,想到那句“人狠不打笑面虎”的老话,她不动声色,客气地给杨金富留了饭,请他坐下吃饭再走。心里没底的杨金富不敢造次,打着哈哈,回了家。回家后,杨金富对翘首以盼的母亲打了保票,说自己与王糯平两情相悦,新时代了,王糯平父母虽说文化不是多高,就凭她父亲是煤矿工人,应该明白婚姻法,不会为难他们,给他们婚姻自由。

    杨金富母亲大喜过望。她不住地叮嘱杨金富,说这事你得感谢王志山,人家不仅来帮我家干活,还帮了你这么一个忙,撮合你俩——人不能忘本,你可得重重谢人家才是!杨金富满心喜欢,就等着过些时日,再去正式登门下聘。

    杨金富一番话,王志山听得心惊rou跳。他叹了口气,责备杨金富鲁莽。

    坐回教室的王志山分了神。他感觉杨金富与王糯平凶多吉少。以杨华仙的势利,她肯定出面阻拦,捧打鸳鸯。只不过杨金富不明白“家贫百事哀”的道理,一时膨胀,要和现实作一番拼杀。最后的结局,或许只是鸡蛋碰石头。

    想着这些,王志山心神不宁。

    果然,放学一回家,王志山远远地看到杨华仙与王糯平一前一后,站在自己家门口。杨华仙一脸怒气,一副要找人理论的架式,嘴里不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