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骆冲 (第1/2页)
晚九点,基建部主任匡祖宇敲开了骆冲家厚重的防盗门。尽管在骆冲手下两年多了,他却是第一次进骆冲家。 “是匡主任啊……真是稀客……快请进……”开门的是骆冲的妻子夏敏,“别换鞋啦,进来呀,老骆,匡主任来了。” 生活中,很多共同生活了若干年的夫妻都长的像。人们说那叫夫妻相。但匡祖宇没见过比骆冲夫妇更像的了。如果不是知根知底,乍一见还以为是兄妹呢。一样矮胖如水桶般的身材,一样的满脸横rou,连鼓出来的金鱼眼都那么相似。但他们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夏敏是地道的红星子弟,是红星退下去的夏副书记的女儿,骆冲却是外来户,大学毕业进得红星,之前跟红星没有一点关系。 “晚上好。没打扰你们吧,时间有点晚了……”看到地上明显是为客人备的拖鞋,匡祖宇还是换了鞋子。 “他是个夜猫子,不到一点是不上床的……”夏敏人长的粗鄙,说话却柔美。 透过欧式的玄关口镂花的屏风,匡祖宇看到发规部主任刘新军正从沙发上站起身来。 “刘助理在啊……” “有几件事跟骆总汇报下,已经说完了。”刘新军冲匡祖宇点点头。他知道,匡祖宇是因为基建部换了主子才过来的,大概有什么私密话要跟骆冲讲。 穿件圆领白汗衫的骆冲笑吟吟地指着匡祖宇,“老匡你可是稀客呀,你好像是第一次来我这里吧?” “骆总,不止是来您家是第一次,进96号楼也是第一次呢。” “这就是瞎说了,”刘新军微笑道,“这楼不是你盖的吗?” “楼是我盖的,可自交付用户真没来过……” 这是胡扯。骆冲不信匡祖宇没去过宋悦家。宋悦有个圈子,传言匡祖宇跟刘新军都是那个吧?你没在宋总家里打过牌?”骆冲说罢看向刘新军。 “我真没见过老匡。他是不打牌的。” “哈哈。老匡倒是雅人……老夏你陪匡主任参观参观。我送下新军。”骆冲对妻子说。 “没有秘密?”匡祖宇笑道。 “屁的秘密。就是太乱了,你可不许笑话。”夏敏带了匡祖宇,开始参观她的豪宅。 匡祖宇当然清楚房子的结构。他是搞基建的,对房屋装潢耳濡目染。不算外行。不得不承认,骆冲还是很有品味的,欧式风格本来就显得高大上,其家具灯具搭配的极好,倒没辱没这套结构非常合理。面积阔大的宅子。 “啊,你家公子快毕业了吧?”看到主卧室墙上的全家福,匡祖宇问夏敏,“回来还是留在澳洲?” “不知道。孩子大了,管不了啦。” “喔,骆总真是博览群书啊……”站在朝阳的书房门口,看着占据了整堵墙壁装满了书的书柜,匡祖宇由衷赞叹,“看了这组书柜,连我都想搞学问了。” “那都是装样子的。”夏敏含笑道。 “那可不是。骆总就是有学问嘛,这点在咱厂可是众口一词。” “什么众口一词,别给我灌**汤了。坐吧,”骆冲把匡祖宇拽回了客厅,“喜欢喝什么茶?红的,绿的,还是白的?” 硕大的红木茶几上摆了一套泥金功夫茶具,旁边足有十几个茶盒,匡祖宇随手拿起一个,是金骏眉。“就这个吧。” “夏天还是喝点绿茶好,这是朋友给的明前龙井,味道真的不错。”骆冲没有用金骏眉,而是泡了龙井。然后给了匡祖宇一支烟。 “这么漂亮的家,舍得抽烟?” “扯淡,它服务人还是人服务它?” “骆总高见。是这么个理儿,就怕夫人有意见……骆总,好好的,干嘛把我这摊子移交出去?”匡祖宇终于转入正题。 “你不会以为是我的主意吧?下面有什么议论?” “大伙儿还是愿意在您领导下……邱林他懂什么?” 愿意在我领导下?骆冲狠狠抽了口烟。眯着眼看着有些模糊的匡祖宇,“这是胡说。至少霍文华就不愿意在我手下干。老匡,你要提防这小子,不地道呢。” “放心吧骆总,一个霍文华翻不起什么浪来。” 骆冲给匡祖宇斟了杯茶,“老匡,小心没大错啊。咱们这位新老板啊……别的倒也罢了,任道那边的生意,必须停了。明白吧?” “好茶!我来就是跟您说这件事。下午他听说了,跑我那里待了两个钟点。这个人啊,怎么说呢?档次太低了。” “档次高就发不了家啦。你跟他怎么说的?” “我跟他说,邱林是个棒槌,不知道好歹的。而陶总刚来,正在大力整顿,留着青山在,才好有柴烧嘛。” “唔,他怎么说?” “诉苦呗。人心没尽啊。” “11分厂屋顶大修,没给他吧?” “没有。您不是叮嘱过了吗?” “停了他的业务,必须。这个人啊,我看要坏事。”骆冲把烟蒂狠狠掐灭在烟缸里,“前几天竟然找厂办吵架,我看真是昏了头了。他以为他是谁?” “跑到三号楼吵架?我怎么没听说?” “还不是因为饭钱的事?贾建新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最后还是被张兴武劝走的。张兴武是不会替他保密的。那件事跟咱们没关系。对了,郭涛给你们的整改通知,认真整改了吧?” “整改完了,报告已经写好了。我不认为有什么大问题。” “那不是你说了算。上面认为你有问题,没问题也会找出问题来。上面认为你没问题,天大的问题也会销声匿迹。整改报告你明天给我,不要留给邱总了。注意下报告的日期。” “您就放心吧。据我所知,基层分厂二级库的问题比我严重的多,郭主席总不能避重就轻吧。” “上面叫避重就轻?你没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基建部划给邱林?我看你这几年也过于养尊处优了。不要以为基建部置身公司主业之外就没事了,你敢保证没人盯着?敢吗?” “我就纳闷了,您说,陶总这是要干嘛呢?核查二级库还可以理解为盘活库存。缓解资金压力,清理脱岗人员能解决什么问题?那些人心都跑野了,回来还不是虚耗钱粮?这也罢了,把大伙儿的嘴都管住。是什么意思?听说又抖搂出废料回收的一堆烂事,前天陈建平找我问计,我哪里知道究竟?搞的大伙儿惶惶不可终日,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好处?他是来抓经营的还是来办案的?您说,老廖多老实的人。多大点事儿?说免就免了,真是不可理喻。” “陶总怎么搞是你可以议论的吗?这种话在我这里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要到邱总跟前发牢sao。说正经的吧,一来呢,大势使然,上面隔三差五推出新规定,厂里不能不跟着走。我国的历史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过左就是过右。不是有个词儿叫做矫枉过正吗?反正不会在路中间走……二来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