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112天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2天听 (第2/2页)

蓁心中微叹,老天在这一世竟是待自己不薄?虽说亲情缘薄但相随者众,不至于让自己孤苦无依?

    黄蓁说道:“放心吧!你们家姑娘不是傻子?真要是病了会追着大夫跑的?不然抛了这偌大的家业便宜谁去?我是不耐烦应酬那些人?

    方才打发你们出去,说了许多犯忌讳的言语?再听下去会招祸的?所以才借口不舒服?好不容易安抚住来娣和招娣,并嘱咐二人回去不许和阿婆提起?”

    免得吓到阿婆让她担心。哎,真是心累,到底不舒服的人是谁呀?安抚住别人,自己那点不痛快也消散得差不多了?回去后倒在床上蒙头大睡。

    临安府御书房内,理宗皇帝赵昀看过工部上的折子后,龙心大悦,把折子递给内侍,说道:“把这道折子传给左右两位丞相,这是工部才递上来的。”

    看过之后右丞相杜范说道:“臣今日也去了工部,却如折上所奏,松江府民女黄蓁所献的织布机,搅车,三锭脚踏纺车,还有改良后的弹棉花弓,确实好用。

    有望使民生经济翻上几翻?不出五年即可达到国富民强,官家治下有此能臣良民襄助,我朝王图霸业指日可待,张之初该嘉奖,民女黄亦当奖赏。

    这段日子前线连连报捷,灭金在即逢此良时,好事成双,待到来日我天朝大军北上收复失地,到时定会江山一统百朝来贺,恭贺官家夙愿得偿。”

    理宗皇帝听得杜丞相口出吉言,心花怒放说道:“借杜相吉言,真有那日也是祖宗保佑,众卿齐心合力之故,朕亦不负这万里江山?”

    杜丞相问道:“那就请官家晓喻全国,嘉奖张之初和黄蓁。”

    官家点头说道:“有功确是当赏,二位卿家和众臣合议一番,看看如何嘉奖合适?”

    郑清之说道:“臣觉得嘉奖一事可以暂缓。”

    理宗皇帝不解地问道:“郑相这是何意?”

    郑清之说道:“臣觉得这些织具,应先在全国范围内先用起来,待有显著效果后,官家再下旨嘉奖不迟?也更能体现实至名归,让天下人人信服。”

    理宗皇帝沉吟一会问道:“那杜相认为呢?”

    杜范老神在在的说道:“臣也觉得郑相所言有理?用赋税说话自会让人心服口服,臣附议。”

    理宗皇帝见两人难得意见统一,哈哈一笑道:“就依二位卿家所奏。”

    松江府,且说黄蓁一觉醒来,头脑倒是清明了不少?听到来娣的声音就问道:“谁在门口?进来说话。”

    来娣进来道:“姑娘可是好些了?是属下吵醒您了?”

    黄蓁说道:“原本也是醒了的,什么事呀?”

    来娣说道:“汤家太太派人过来问候姑娘,并送了些药过来,还有新做的山楂糕,听说姑娘歇着了,放下东西就走了,让姑娘养好了身子去玩。”

    黄蓁点了点头,问道:“还有什么事?”

    来娣说道:“贾家也有人来,问姑娘怎样了?”

    看着来娣迟疑的样子,黄蓁问道:“可是有什么不对?”

    来娣狐疑的说道:“属下也不知道对不对?来人直说找属下,说是听从他们姑娘派遣,问了姑娘好些没?递了两盒药给属下,让姑娘头疼时吃上一颗。”

    黄蓁问道:“人你认识吗?药在那里?”

    来娣说道:“来的人不是常跟着贾姑娘的,属下没见过此人?说着出门拿药进来。”

    黄蓁接过来一看是官窑瓷瓶,上书写着上络清风丸,脑海里不知为什么闪出杜浒那张脸?怀疑是杜浒所为?把药递给来娣说道:“让阿婆放起来吧!”

    红姑走后的第五天,通过槽帮传了封信回来,告诉黄蓁说她已经平安抵达临安府,让黄蓁不要挂念她?说处理好手头的事就回来,什么样的手头事呢?

    黄蓁叹了口气放下信,猜想红姑应该是去了湖州,既然她想要瞒着自己?那自己就装糊涂着吧,帮不上忙让她心安,自己还是能办到的。

    来娣以为黄蓁是担心红姑的安危,便安慰我道:“姑姑身手不凡又心思缜密,即使有事也是别人吃亏?碰上姑姑只有别人躲着的份?没有姑姑吃亏的道理?您不需担心?”

    家里人都以为姑姑是应族里所请,有事才回去的,哪里能想到这中间还担着要命的事呢?

    姑姑年幼时家逢巨变,境遇堪怜,虽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心中始终有一口气郁郁不得出?又出了父亲出判湖州的事?更促成了她心中的偏执。

    黄蓁不怕她遇佛杀佛,遇魔杀魔,就怕这事有个万一她接受不了?倒时来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黄蓁不知道陈老帮主和姑姑是怎样商量的?但在姑姑的预想里是没有万一这回事的?这才是让黄蓁不安的地方?

    在自己的前世里,黄蓁并没有听过临朝换君的传言?

    民间对这位竑太子也没有任何的只言片语?最后下场如何?黄蓁便是不得而知呢?也有可能自己只是一介草民,听不到这样的消息也属寻常?

    (此章完结)

    阅读愉快,注意保护视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