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薨逝 (第2/2页)
谢皇后突听此言,一下就绷不住了,冷笑了几声泪水便不受控制的滑落下来?唔咽地说道:“公道自在人心,有时候这良心还真是个好物件?如此一来,姨母在九泉之下亦能瞑目了。” 尚功令忽听谢皇后说出如此悖逆之言,一个激灵跪在地上,口呼:“请皇后娘娘慎言,请您保全自身,勿辜负太后的期望?” 谢皇后讥笑一声道:“把心放在肚子里,一句话还要不了本宫的命,官家现下在作什么?” 尚功令起身说道:“太后有遗旨留下要告诫群臣?官家宣诏群臣入宫,宣读太后娘娘的告诫,官家此时候正等在垂拱殿,和宗族长辈商议太后的后事?” 谢皇后挥了挥手道:“那你先下去吧,有事再来回本宫。” 而此时理宗皇帝送走了宗族的长辈,坐在那里有些心神不定?内侍宦官董宋臣进来禀告道:“官家,皇城司提举伍德一在外请见,来了有些时候?奴才是见官家一直不得空,就没有贸然禀告?” 理宗皇帝一愣道:“在哪里候着,可有人瞧见?” 董宋臣忙躬身回道:“官家别急,奴才把伍大人引到偏殿候着去了,待宗亲和各位大人走了,才进来禀告您的?并未有人瞧见武德一来,官家可要召见?” 理宗皇帝说道:“让他进来吧!董宋臣正欲出去,理宗皇帝又赞他这事办的不错?一会下去领赏。” 董宋臣听了连头也没敢抬?跪下谢恩然后才退了下去。 一会功夫引了伍德一进来,又把内殿的门拉上,然后他亲自守在门口,吩咐小内侍在外殿门口守着。 “又吩咐小内侍凡有人来请见,一律不通传,只说太后突然薨逝,官家哀痛不已?此时不便见客?”
董宋臣守在门口,偶尔从里面传出一句两句的?什么槽帮陈凛病危,陈世元侍疾在侧,城内并没有异动?请官家放心如何如何的? 听得董宋臣冷汗都出来了,心里暗忖,这是要里应外合地下暗手了,谁让那位命不济呢?这回是要在劫难逃了? 松江府,黄蓁这日看着天气不错?就叫上雀儿和阿婆,说道:“今日我们也出去逛逛,看着要到年底了,不如我们也去采买一番?” 于是老钱驾着车,又带着来娣和招娣,奔着城隍庙的方向去,赶到年下,城隍庙附近热闹了起来。 黄蓁对雀儿和招娣说道:“你们有什么想要添的,现下就开始想,不然就过了这村没了这店了?” 雀儿嘻嘻地笑道:“奴婢就想着把这条街上所有好吃的,都吃个遍,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没人拦着才好?说完冲着阿婆伸了伸舌头,才扭过脸去嬉皮笑脸的。” 阿婆哭笑不得地说道:“这过了年又长一岁,怎么还惦记着吃呢?没见过谁家女子是这样的?老奴今日不讨这个嫌?小姑奶奶您啊,随便吃。” 雀儿听了心虚地抱着阿婆撒娇,讨好的说道:“我不也是想找个机会孝敬您么?就怕您舍不得亏了自己?您不是常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可看看您?姑娘可没少贴补咱们?您还是这样的节省,弄得姑娘也跟着不自在?何苦来呢?我们家现在也不缺银子?” 雀儿着一番话可是说到黄蓁的心窝子里,黄蓁就是想看着阿婆和雀儿恣意的活着?把前世的亏欠通通补上,再不留任何遗憾?没想到平日里看着雀儿大咧咧的?心里确是通透的。 黄蓁也抱着阿婆的手臂说道:“雀儿说得有道理,我这样辛苦努力地养家?不就是为了让您和雀儿,能跟着我过好日子吗?” 阿婆语重心长的说道:“如今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都是老奴以前不敢想的?老奴很是知足,姑娘您赚银子也并不容易?这一大家子离了银钱还能成嘛?老奴是不舍得的?” 知道一时半会的不容易让阿婆转换想法?但是不急,日子还长着呢。 黄蓁拍了拍阿婆的手臂,见雀儿已经盯上吹糖人的摊子,连眼睛都比平日亮了几分。 黄蓁好笑地看着招娣说道:“你几个月跟着雀儿在铺子家里两头奔波,也是辛苦了,今日想要什么也只管出手?” 招娣不好意思地说道:“属下没做什么?再说李掌柜的每月都给属下发份月钱,还说是您的意思,属下不要都不成?” “你多做了事情?我发月钱给你是天经地义的,有你这么个高手在铺子里坐镇,我心里也踏实不是?招娣听了笑的眼睛都弯了?” 雀儿还真实现了她的豪言壮?,一路走一路买,手里拿不下了就放在车子里,还买了几个面具回来,说是等到元宵夜出来赏灯时戴,还帮黄蓁选了一个。 遇到阿婆戴着合适的簪子,耳坠之类的,问也不问阿婆?就做主买了回去,阿婆都被她弄得没了脾气? 黄蓁打量了周围环境,觉得好像离俏霓裳不远?又和来娣确认了一回,就上车奔着俏霓裳家去。 (此章完结) 阅读愉快,注意保护视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