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133格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33格局 (第2/2页)

是行家?董宋臣躬身应下。”

    也不知几位庶吉士听了旨意是如何商议的?朝廷赏了块匾额給黄蓁,上书着衣被天下四字,旨意上说是官家手书,同时还篆刻了一块巴掌大的手牌,手牌背面篆刻一个令,有着内制的标识。

    圣旨如下: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朕膺昊天眷命,兹有松江府民女黄蓁,心怀仁善,上体国家之不易?下承民生之艰难,今特上书于朕阶前,以家藏技艺,整理成册,无偿授业与朕治内百姓,惟愿天下人有衣遮体,有食裹腹。

    朕感其善举,特赐匾额一方,手牌一块,钦此。”

    如今那方匾额还贡在铺子里的大堂内,刚挂上的时候,差点把铺子的门挤破了?热闹的快赶上城隍庙了,百姓都把这当成稀罕事,有事没事都来瞅上一眼?

    外地人来松江府后,也把这当成松江府一景,连巡城司都增派了不少人手?夜里在这条街上来回巡视?这条街上连偷盗的的事情都杜绝了?嘉兴路上的人都说是沾了黄蓁的光。

    掌柜李中恨不得一日搽拭上三五回?打烊了都不舍得回家?生怕被贼人偷了去不好交代?”

    黄蓁被李中的行径弄得哭笑不得?问道:“贼人偷圣旨做什么?不能换银钱用?又不能当米果腹吃?还得藏好了不让人看见?你见过这样蠢的贼麽?”

    雀儿嘴快地说道:“一不小心漏了出来,挨顿板子是小,要是因为它丢了性命去?可怎么了得?做贼的可比您会算账?您就别这耗着了,姑娘要家去呢?”

    李中在大伙的劝说下,一步三回头地走了,雀儿看着笑得直不起腰来,在车上和招娣笑了一路,回去又学给阿婆听?

    弄得阿婆也跟着心神不定起来?疑惑道:“真的不会丢么?有个万一可怎么好?那是朝廷给姑娘的脸面呢?”

    雀儿揉着肚子笑道:“要是真能如此?倒也省了姑娘许多心?哎呦?您是没见到李掌柜刚才那样,笑死奴婢了,哪里是怕匾额丢了?

    倒像是怕家里的祖宗不见了?说着又笑了起来。”

    急的阿婆要打她的嘴,雀儿连连讨饶笑声不止。

    黄蓁自觉往事如水墨入画?历历在目,嘴角一翘想着如今庄子里织坊和染坊的规模,才两年多的时间?厂房面又扩出来不止一倍?

    冯管事进来打断了黄蓁的回忆?冯管事这两年也历练出来了?处事越发老练,又培养了几个得力的相助,也能脱开身来配合着黄蓁研发布匹新的品种和花色?

    这两年来黄蓁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翻新上?因此技艺也越发娴熟,手里的花色和品种,能借鉴各家之长,随意配比添加?呈现出来的品种总是让人眼前一亮,受到各个消费层的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出让了技法?外地客商却逐年增多的原因。?

    黄蓁规定,所有邬泥泾的出品超过一年,就自动淘汰出局,除非有客户开口要老式花样?往往新的品种马上替换上来,尤其是土布的织法结合了黎族的传统技艺。

    混入四季植物花叶,丝麻,树皮,凡此种种,大胆配色,颜色时而艳丽富贵?时而清雅出尘?在布匹市场上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因为黄蓁出身在乌泥泾镇?

    乌泥泾被品因此而声名远扬,从此供不应求?

    黄蓁娴静的坐在那里,翻看着冯管事递过来的样品料子,伸手抚过织锦图案,手指轻捻,又举起来透着阳光打量着?

    冯管事介绍说道:“这是今日才出来的样品料子,已是调整了几回颜色?姑娘看看,可是还有不妥之处?”

    黄蓁颔首说道:“图样,纹理,花色,都堪称新颖,只是织锦图案处不够凸显?而且整体布匹薄厚一致,经纬相合,近处看着还好?远些看着却不凸显惊艳?

    说着拿起来走远几步,让冯管事再看?”

    冯管事看了后,又把样品料子挂在远处的架子上,远近反复地来回打量着,又请了李娘子过来帮着掌眼,大伙统一了意见后,又拿出了应对方案,调整了织布机上的模板。

    冯管事又叫了木工师傅,一头扎进了织坊里,几日都不见出来?

    黄蓁也不去管他?冯管事人执拗得很?要是他自己想不通透?就反复地去琢磨?直到琢磨通了才成,这是手艺人的通病?

    黄蓁也不去催他?相反还很欣赏冯管事的不盲从?手艺人最难得的品性就是坚持?

    李娘子找过来说道:“姜丫有事要请教姑娘?您要是不忙就点拨点拨她?这丫头最近是入了魔,梦里都叫着配色?”

    黄蓁听欣然一笑,说道:“不疯魔不成活?姜丫配色上的造诣早已远超于我,尤其在撞色上运用自如,大胆创新,以无出其右?术业有专攻,我就不献丑了?”

    李娘子谦逊地摆着手,说道:“姑娘就不要宠着她了?小孩子家家的见识有限,若不是仗着姑娘指点她?焉能有她今日?我们母女自到了姑娘这里万事随心。

    过了这几年清净日子,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多亏有姑娘帮衬?说到动情处便以手拭泪。”

    (此章完结)

    感谢1ry大神的推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