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被天下之桃夭_359换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9换柱 (第1/2页)

    没想到黄蓁在行侠仗义之余?还能考虑到自己以及槽帮的处境。

    陈世元感动之余有些惭愧?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强大?不能让黄蓁肆无忌惮地想怎样便怎样?想到这里陈世元有些沮丧。

    看出了陈世元的不畅意?

    黄蓁宽慰着他道:“不拉您进来,是犯不上让您沾手,杀鸡焉能用牛刀?姑姑熟知松江府地形,一个人来去方便,被人遇到见都是女子,也不会让人生疑惑?

    拉了您的人进来,却以牺牲槽帮为风险,孰重孰轻?您难道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个不知轻重的人?”

    陈世元勉强的接受了黄蓁的解释,泱泱的告诉黄蓁说道:“明日的祭礼都准备好了,拜祭过后,我们去东禅寺为岳父岳母祈福,回来再逗留一日,就要着手回去了。”

    黄蓁点头应了,本该一回来就没投拜帖,可是自己也是有私心的,想一家几口安静的祭拜过爹爹和娘亲再说。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夫妻俩正在用饭,红姑便进来了,当着屋里服侍的下人面沉声说道:“夫人,姜丫昨日午后被姜家接回去了,夜里不知怎么的,就与她祖母闹腾起来。

    这傻孩子气不过在墙上留了血书,然后便跑出去投了黄浦江,昨夜姜家派人驾船在江上找了一夜,到现在也没见到踪影?李娘子听闻急的晕了过去,到现在也没醒来?

    属下不放心,想带招娣出去帮着寻找一番。”

    黄蓁故作诧异地问道:“什么?好好地孩子怎么就投江了?您快领着招娣出去找找看,这都是什么事啊?”

    一会红姑要领出去的当然是扮成招娣的姜丫。

    见红姑得了准话就转身出去,陈世元揶揄地打量着黄蓁,语带调侃的说道:“夫人一出手,那便是一力降十会,轻松地便撤了那厮的登天梯。”

    黄蓁不紧不慢地说道:“可惜暂时只能偷梁换柱,憋屈了些,不然岂不是更加痛快?”

    还有更加痛快的,陈世元听着妻子的言外之意,若有所思地看着黄蓁,好像妻子特别不能容忍这些违逆伦常的事情?又异常体恤女子的不如意?下意识便觉得该和小时候有黄爷宠溺有关,从而看不得女子受苦?

    忽略了丈夫的打量?一家四口祭拜过了爹爹和娘亲,看着修缮的整齐的墓地,知道是陈世元的功劳。

    黄蓁跪在那里悲从中来,往日爹爹待自己的一幕一幕,如走马灯似的在眼前晃过,见黄蓁哭的凄切,佐哥儿和佑哥儿也不安起来,尤其是佑哥儿的音量,远远的传了出去?

    黄蓁被佑哥一搅和到底忍住了悲声,连忙收了眼泪哄起儿子来?陈世元也怕黄蓁哭坏了身子,暗赞儿子哭的及时。

    待收拾好了,夫妻二人跪辞了父母,又带着孩子去了东禅寺为父母祈福,临近午时,吃了素斋才转回来。

    阿婆到了家眼睛还红肿着,承影小声告诉黄蓁,说阿婆在东禅寺给雀儿夫妻点了长明灯。

    黄蓁听了叹了口气,眼神撇过阿婆鬓边明显争多的白发,知道雀儿的事情到底让阿婆伤神了,压制着心底的内疚转过头去不忍再看。

    回来时,见红姑和招娣已经回来了,说在黄浦江没有寻到姜丫的尸体,已经报过官了,李娘子也闹去了姜家。

    可姜家大门紧闭,只出来个婆子说:“是姜丫自己闹腾着寻死,与他们没什么关系?”

    黄蓁听了觉得齿冷?打发了人细细问了招娣经过。

    原来黄蓁走后,姜家又派人来庄子上接姜丫,招娣装扮成姜丫的模样,便哭哭啼啼跟着几个老mama去了,进了姜家后,那姜家老太太对招娣横挑鼻子竖挑眼,哪哪都不合适?

    招娣自然是不会惯着她?一句叠着一句便刻意顶撞了起来。

    姜家老太太便了罚招娣去祠堂跪着去,招娣没跪到天黑便嚷嚷着饿了,姜家老太太就吩咐人不许给姜丫饭吃?招娣便把祠堂里的贡品吃了。

    姜家老太太知道了自是不依,便带着人来祠堂要罚招娣,招娣便趁机打了要对她动手的婆子,又当着众人的面咬破了那人的手指,用那人的血在墙上写下了,祖母害我四个字,便一路嚷着从姜家冲了出来。

    姜家下人跟在后面,一路追赶着来到黄埔江边,招待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进了江里,顺着水流来到下游,红姑正拿着衣服守在那里,换好了衣服恢复了容貌,便大摇大摆跟着红姑去了槽帮码头。

    将招娣安置在她们来时的船上,船上的看守都是陈世元的心腹,自然不会拦着她们上船?清早红姑又回到了官衙街的宅子,与黄蓁说姜丫出事了,要带着招娣出去寻找姜丫。

    红姑又带着姜丫大摇大摆的出了宅子,去了码头的船上,由着招娣为姜丫又改换了一副模样,连户籍和路引都是现成的,不过是改了个名字罢了?

    如此天衣无缝的衔接,便神不知鬼不觉的让黄蓁做成了,而李娘子自然是受不得失去女儿的打击?

    次日也会如法炮制,留下一封控诉前夫的遗书,遗书上说,要随着女儿跳黄浦江去。

    庄子上早起不见了人?汤平就拿着李娘子留下的遗书报去了府衙。

    至此,姜大人抛弃妻女的前尘往事也被揭了出来。如今又拿女儿换前程,逼死了妻女,落得人财两空的事情,在松江府传了开来。

    姜家的名声也就烂了大街,听说李娘子的兄长带着人去姜家闹了好一番,姜家拿出银子消财免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