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母女伤怀 (第3/4页)
有大麻烦,否则他不可能这么淡定。 薛宝钗却不信,那几个小厮分明是被人揍得惨了,哪儿有这样“切磋”的? 于是柳眉蹙起,杏眸含威,细致盘问。 薛蟠胡乱应付,自然是越说漏洞越多。 最后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你别问了,我说还不行么!” 他甩了个白眼儿给妹子,嘟嘟囔囔道。 本来是不想说的,担心他妈以后为这事儿唠叨他。 可是被问得心烦,干脆摆烂吧。 于是吞吞吐吐地交代大幅删减后的故事,说的稀里糊涂,乱七八糟。 好在薛姨妈和宝钗都熟悉他的性子,听过之后捋了个大概: 一是冯渊的案子已了。 二是有人想借命案算计贾雨村。 三是香菱的身世之谜。 这一趟听下来,母女俩的心情可真是过山车一样。 时高时低,起伏不断,酸爽到极致! 听到案子了了,薛姨妈心下有几分欢喜,又埋怨这个柳二郎多事儿。 她之所以不告诉薛蟠,就是怕他自以为有了倚仗,行事更加肆无忌惮。 谁要你柳二郎来无事献殷勤! 待听到有人想借命案发难,不禁大惊失色,心忧如焚。 涉及人命,如果真被皇帝过问,薛蟠还能跑得了? 又感慨,官场险果真恶至极!自家是要受池鱼之殃? 至于香菱,她本就不在意,无非是觉得这丫头有些苦命罢了。 世道如此,也不算什么。 可再一听,买香菱竟要与拐子同罪,充作婢女竟是逼良为婢! 不仅薛姨妈愣了,宝钗也呆住了。 她们倒不认为这“罪名”能撼动薛家,只是,坏人名声呀! 宝钗可尚未出阁呢! 要是传出去了,以后怎么找婆家? 薛蟠虽没提及,她们也不免想到如果案发,将会有何等后果。 随即感到不寒而栗。 家里有男人和没男人可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 哪怕薛蟠是个白痴也比没有的好! 没了薛蟠,薛家为绝户,娘俩以后倚靠谁? 贾家、王家再亲近也都是外人! 薛姨妈本不是个有远见卓识的,否则薛蟠不会被骄纵成这样。 想到可能的惨状,只觉得浑身冰凉,已经开始想如何让贾王两家出手相救。 薛宝钗虽聪慧,毕竟闺阁弱女,不懂官场险恶,也没读过刑律,只感受到事态严重。 且事关自己的“终身”,不由的心慌意乱。 …… 薛蟠说完,终于泄掉憋在心头的郁闷之气,大感舒畅。 想到后日便能欣赏琪官登台,竟得意洋洋,傻笑傻乐。 至于柳二郎带给的恐惧,早丢到了九霄云外。 以后避着姓柳的便是,也没什么大不了。 要是贾王两家都搞不定案子的事儿,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尽情高乐就好! 薛姨妈和薛宝钗正五内俱焚,却见薛蟠浑不在意,更倍感绝望。 娘俩一腔悲情,眼中含泪,再也绷不住,抱头痛哭,呜咽不止。 薛蟠见状,不明所以,还以为是为他被打的事儿,急忙辩白: “这是怎么啦?mama哭什么?meimei又哭什么? 现在不是好好的没事儿吗?我真的没挨打!” 听了这话,薛姨妈几乎崩溃,痛哭道: “老天爷啊,睁眼瞧瞧吧!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 你这孽障为什么不一刀给我个痛快,也不枉咱们母子好一场的情分!” 薛宝钗只顾无语凝噎,暗自垂泪。 她本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薄性子。 这时却感到前途分外渺茫,更觉悲伤委屈至极。 明明还有许多疑问,都懒得再问了。 母女两个其实早就满腹心酸,一直担惊受怕,忐忑不安。 负面情绪混杂在一起酝酿发酵,终于彻底爆发,难以遏制。 薛蟠也被哭的傻眼了,茫然不解,不知如何是好。 自问也是堂堂男儿,胯下带把儿,此情此景,情可以堪! 试着哄了哄老母,结果不是叫他“孽障”就是“挨千刀的”。 又凑过去劝meimei,也是无用。 端庄淑女,掩面而泣更显悲绝。 百般劝慰全无效果,薛蟠急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