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佳偶在望 (第1/3页)
柳湘莲应了贾家三春制作玩偶,回来后便画了详图,让柳三去寻匠人制作。 尤氏母女住进碧竹居,拨了两个丫鬟过去,正好一人一个。 日间多了二女相伴,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十来日一晃而过。 十几日前,和乐坊坊正请来法师们捉鬼杀妖,结果惨遭失败,野鬼们仍旧在夜间横行无忌。 不知何故,法师们终于良心发现一回,亲口承认,因冤孽深重,厉鬼太过强悍,难以化解,他们已是束手无策,请街坊四邻们自求多福。 这话一出,那还了得? 和乐坊闹鬼之事越传越玄,谣言汹汹,人人自危。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有些人本来不相信这等捕风捉影的虚妄之事,可天天听夜夜听,听得多了也难免疑神疑鬼,心中不安。 行人光天化日之下走在路上,都会觉得街面上鬼气森森,时有阴寒侵体,冤孽缠身。 别家生意如何不知道,反正薛家木店的生意算是完了。 顾客渐少,率先关门,准备卖店。 接手木店的是一个名叫“三和”的商号,说是要在此建设仓库,不惧鬼怪作乱。 外人也不知这家商号到底是要做什么,只是传闻实力极为雄厚,有勋贵和皇商入股。 木店的交易价格倒是和平时持平,三和商号并没有趁机压价,显得尤为高风亮节。 听闻此事,附近人家渐渐找上来,商谈买卖房屋事宜。 安土重迁是中国传统,许多人家并不愿搬迁。 有的人根本不相信闹鬼,甚至怀疑是有人在故意装神弄鬼。 而最大的嫌疑人无疑就是敢逆市买进的三和商号! 只是百般查访,也没有证据能证明此事。 即便自己不信,耐不住闹鬼的氛围一旦形成就很难消散,各家商铺的生意大受影响,亏本经营的不在少数。 即便自家不做生意,可是家里老人小孩也受不得这一惊一乍,正常生活大受影响。 不得不说,柳湘莲这一手的确是够缺德的,扰了多少人的安宁生活。 但是也没更好的办法,这年头,若非不得已,好端端的谁家会卖房? 多给钱也不成,只会刺激对方狮子大开口,最后也未必能够拿下,反倒会泄露自家意图。 更不要说三和商号本就没有足够的本钱,完全是在透支未来预期,画了好大一张饼。 在闹鬼事件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无奈的选择转卖房产。 而买家只有三和商号。 不是没有别的想买的人,精明之人不在少数,只是三和商号出的价格最高。 一时之间,卖家踊跃。 因出卖房产的人太多,三和商号宣称资金周转不开。 解决办法是先签契书过户,同时定下借贷合同,约定高额利息。 皇商薛家签字,为还款做担保。 卖家能多得一份利钱又风险极低,除了急用钱的几家外,大多没有异议,同意此种交易方式。 或有一二家不愿搬离的,最后也帮着在附近购买了宅子,置换出去。 最后,以木店为中心,连成了一大片,大约两三百亩地。 附近之人看了都觉得好笑,虽然南城地价较低,但与城外相比,那也是贵的上天。 既然需要这么大的地儿,干脆搬去城外多好! 只能说三和商号的股东是有钱烧包的。 大事已定,无需继续遮瞒。 三和商号出资举行了一场盛大法会,请来四十九位法师消灾驱邪,轰动一时。 说来也怪,法会之后果然不再闹鬼。 虽然谣言仍在传播,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散,也无须计较,日久自消。 …… 这段时间,柳湘莲没事便去秦家,与秦业讨论戏园子如何设计。 现在场地确定,自然要实地勘验,以便确定设计方案,秦业欣然允诺。 此前都只是听柳二郎高谈阔论,未见真章,不曾百分百确信。 今日现场勘验,秦业方知果然大手笔,没点儿魄力,断做不出这等事。 勘验过程中,荣国府嫡孙贾琏,薛家家主薛蟠,全程都跟随在侧,听从柳二郎吩咐。 秦业大受震撼:他才多大便有这等能为? 等有了功名,入了仕途,还得了? 暗暗作出决定,与其将可卿嫁入朽烂污浊的贾家,做那毫无实权的重孙媳妇,不如就进柳家做当家大妇,手握管家大权。 如此,即便过几年自己走了,钟儿的生活也有保障,可卿是不会不管弟弟的。 但此事却不能由女方父亲主动提出,否则岂不是自降身价,遭人鄙视? 该怎么让柳湘莲主动来求婚呢? 上次见可卿,他可镇定的很,足见此人心智坚定。 佳偶难得,未必不是他过于看重门第。 自家小门小户,如何得到他垂青? 秦业一时间竟觉得困难重重,忧虑起来。 勘察完毕,他邀请柳湘莲去家中小坐,又命人准备宴席。 如今得了差事,进项不少,手头宽裕,不复往日窘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