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章 琏二坑爹 (第1/3页)
荣庆堂内。 正堂中独设一榻,引枕靠背脚踏俱全,贾母穿着常妆,歪在榻上。旁边放着高几,摆放菜品、茶果点心等。 几位老妯娌和薛姨妈、邢夫人、王夫人坐了一桌,三春和宝钗、黛玉、湘云、宝玉又一桌,凤姐、李纨、尤氏等孙媳妇在侧侍奉。 鸳鸯先一步进来,轻手轻脚走到老太太身边,附耳低语几句。 老太太点点头,没再问外面的事儿。 其他人正纳闷,便听到候门的小丫头嗓音稚嫩的高喊“柳二爷来啦!” “唰啦”一声,挑开了门帘。 “谢谢你呀!” 柳湘莲冲才七八岁的小丫头微笑道谢,给了她块儿碎银,小丫头欢喜的连连行礼。 他举步走进来,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目光,都觉眼前一亮。 柳二郎笑容温和,春风化雨,先给贾母拜寿,又向众人行礼问好。 因他送了戏,贾母十分欢喜,命他与几位meimei同坐一席,正好与宝玉挨着。 贾母笑容慈祥,笑说道:“二郎有心了,这几天戏班唱的,不管新戏旧戏,都很不错!” 众人也都随口夸赞,柳湘莲微笑以对。 贾宝玉神色怏怏,落寞不快,待众人住口,他不无遗憾的说道:“可惜了,不能看二郎扮的杨贵妃,真是人生憾事!” 这话说完,全不似以往,竟没一个人接茬。 都不是傻子,传言说琪官是徒弟,柳二郎是师父,可人家若是愿意唱,怎会不唱?还需你来提醒? 如果没参股戏园,凤姐定会接口:“哟!这还不简单,让二郎来一段不就成了。” 才不会管柳湘莲高不高兴。这时就不敢如此冒失了,事关银子,绝无小事! 嫁妆加上这几年管家放印子钱,凤姐手里少说也有数万两,可是就没有体验过俩月翻倍的快感! 关键是都不需要她做什么,还能继续升值! 若是下回还有这等好生意,一定要占个大头儿!她早谋算好了。 见无人说话,贾宝玉只得自己提出来:“二郎,今儿是老祖宗的好日子,你何不唱一段儿助助兴呢?” 他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单纯就是想欣赏柳二郎台上芳姿,贾宝玉可不觉得唱戏有什么不好。 众人也都望了过来,柳二郎云淡风轻笑道:“其实,我心里有一人,比我更合适扮杨贵妃。” 贾宝玉一听,来了兴趣,眼中闪光,忙凑近了问:“是谁呢?难道比蒋玉菡还要好?” 呵!小小年纪,这就认识蒋玉菡了? 众芳之中,有一人听了这话,心肝儿猛跳,恨不得立刻离开此地! 薛宝钗早就疑心,柳二郎作什么杨妃戏,说不定是影射自己! 她可知道,暗地里有人管她叫“杨贵妃”呢! 这时举目房间内众人,柳二郎虽性情乖张,未必敢当着老太太的面儿对长辈不敬。 小一辈当中,纨大嫂子孀居,不能提她,凤姐儿牙尖嘴利,无人敢惹,尤氏又是族长之妻,都不妥。 再小的,迎春木讷,探春、惜春太小,黛玉太瘦、湘云假小子。 至于仆妇丫鬟,就算有几分姿色也上不得台面儿,不会入他的眼。 天啊!他难道是要大庭广众之下说我吗? 宝钗有些慌乱,不由攥紧了手帕。 恰在此时,柳湘莲环视众人,目光恰巧落到宝钗身上。 你为什么要看我!为什么要对我笑!我认识你吗!!! 薛宝钗胡思乱想,冷汗涔涔。 除了偶尔在贾母这里与柳湘莲碰个面儿,平时在梨香院可是从不见他的,不就是为了避嫌吗! 只听柳湘莲信口说道:“此人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怒时而若笑,瞋视而有情。 天然一段风sao,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他冲着我说这话,是在赞我吗?真是胆大妄为!这么多人呢! 薛宝钗心慌意乱,一颗芳心砰砰乱跳,简直快要撞破胸腔! 满脑子都是什么“面如中秋之月”,好像真有一轮满月在眼前晃来晃去,这不就是说我脸大吗! 她攥紧拳头,牙关紧咬,心里恨着。 却见柳湘莲终于移开目光,望向已经有些呆滞的贾宝玉,笑问道:“宝兄弟,你说此人好是不好?” “好!自然是极好的!到底是何人?快快叫他来!” 贾宝玉拍掌惊叹,目泛神光,急不可耐的从座位上跳下,跑到柳湘莲面前,扯着他衣袖追问。 见他慌乱至极,举止失措,众人轰然而笑。 贾宝玉全无所觉,全神贯注盯着柳二郎。 柳湘莲没有回答,反望向众位meimei:“哪位meimei带了镜子?可否借我一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