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_乱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乱世 (第1/2页)

    说起朝鲜,人们可能只会报以轻蔑的一笑,毕竟这个民族自壬辰战争以来的表现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一个腐败懦弱到了极点的国家。

    朝鲜军队面对日军兵锋一触即溃,水师战船不是沉没就是被俘获,开战三天后便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只能请求燕王相助。

    燕王自然希望拓展在朝鲜的影响力,在提出了大量条件后出兵五千帮助朝鲜复国,面对二十万日军,在朝鲜的假情报迷惑下,五千燕军一头扎进了日军的伏击圈,战斗从黎明持续到黄昏,五千铁骑斩杀日军一万余人,最终因寡不敌众全数战死。而在日军的包围圈外,朝鲜的动员的五万大军却畏敌如虎,不敢前进一步。

    在葬送了燕军最精锐的五千铁骑后,朝鲜集结的最后兵力也轻易被日军击败,朝鲜国王仓皇的逃进了平安北道的深山之中,随即被日军轻易的追上,杀死在王京的街头。但是,二百年来朝鲜人自发的武装起义却从未停歇。

    二百年来,朝鲜为日本的工业化提供了数不清的原材料,一船船的矿石被朝鲜劳工从咸镜道深不见底的矿井中推出,成为了大坂、京都密集的家庭式工厂中一台台飞速运转的机器。但朝鲜人从其中得到的只有深重的苦难。

    在爆发大同盟战争的同时,朝鲜全境十三道陷入了轰轰烈烈的起义之中,农民握着锄头、矿工扛着镐子,汇入了义军一望无际的队伍中,几乎就在三天之内,分散在大城市的日军几乎成了一座座孤岛,小队规模的日军甚至不敢独自开出营地,看起来朝鲜起义的形势已然是一片大好。

    眼见自己最重要的殖民地就要丢失,幕府将军德川家齐以重金请求蒙古军出兵平叛,蒙古部队所向披靡,一战便打垮了号称二十万的朝鲜义军,在半岛上烧杀抢掠。有史学家统计,蒙古驻军朝鲜时,朝鲜人口至少减少了二百万人以上,而日军也只能不断增兵防范蒙古人趁机霸占朝鲜。

    当时日本国内希望与燕王合击蒙古的言论甚嚣尘上,蒙古军统帅见无利可图,便率军撤回辽东,日军只能在后面“礼送“出境。

    朝鲜当时也趁机派人送厚礼请燕王出兵,燕王虽然有心出兵朝鲜,但主力都在胶东和东宁军鏖战,只能放话:“朝鲜国君背信弃义,不应再发一兵一卒,此事休要再议“朝鲜复国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朝鲜半岛自此彻底陷入了黑暗之中。

    日本王国—朝鲜总督府

    这座宏伟的建筑酷似日本国内的天守阁,坐落在朝鲜釜山城内,是殖民地的中枢,而就在今晚,总督德川成正将在府内举行酒会,宴请朝鲜的地方豪强和军队高官。

    昏黄的灯光照在总督府的密室中,“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吗?“声音略显疲惫,却丝毫不失威严,“卫队已经集合完毕,只要总督大人一声令下,必能取那些逆贼的人头!“

    “国内的形势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只要能稳定朝鲜,就能将兵力移回国内,那时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德川成正正色道,“德川百年基业,就在今日!“

    在东江镇的守备衙门内,朱安澜几人围在桌前商讨对策。

    吴国忠首先说道:“这群兵大爷来到东江就四处流窜,附近的农户多次向我反应情况,说有一股犯罪团伙在附近抢劫,到那一看才知道那些就是我们新招募的部队“

    杜欣道:“这群人纪律涣散,是时候对他们整训一下了!你说对吧?叶处长?“

    “整训?拿什么整训!咱们现在的仓库空的都可以跑老鼠了,装备都没有,有哪里有钱搞训练?“叶瑾反驳道。

    眼见就要上演全武行,朱安澜咳嗦两声,露出了招牌的贱笑,神秘的说:“此事我自有办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