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冰开春日,蒙蒙尔心 (第2/3页)
三暑假的那个雨夜便明白的事情。 那天,把她从小带大的奶奶,走了。 那天,她原本融洽的大家庭,毁了。 那天,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拿到外交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她,正带着从锦城来的吴楚之、孔昊、秦莞一起逛着建邺城的名胜古迹。 那天,自己的幺叔从漂亮国回来,久病卧床的奶奶也因为幺儿的回来,高兴的站了起来,要给幺儿包汤圆吃。 那天,全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团圆饭,不仅是给幺叔接风洗尘,也是为奶奶庆贺。 现在想来,可能当晚只有他们几个小的不知道,奶奶那情况叫做回光返照。 不过除了自己父母和孔昊的父母外,大伯和幺叔两家人根本不在意这一点。 奶奶刚咽气,一切就像是排练好的一般忙碌起来。 有人打着派出所的电话,要开死亡证明; 有人联系着殡仪馆,咨询着火化的事情; 有人打着单位的电话,询问着丧葬费; 小姨父孔向东和小姨王淑珍打着亲朋好友的电话,报着丧。 只有自己和孔昊守在灵前,哭红了眼。 陪在她和孔昊身边的,只有吴楚之和秦莞两个外人。 同辈王家人,都在和大人们一起忙这忙那。 爷爷走得很早,按照奶奶的意愿,不设灵堂,哪天走第二天便烧了下葬,所以事情倒也简单。 忙碌完的大人们,坐下来后,都不肯等殡仪馆将奶奶的遗体接走,便迫不及待的商量起遗产的分割。 王冰冰的幺叔认为房子应该是他的,说奶奶之前专门说起过这事。 王冰冰的大伯则认为幺叔一直在国外,从未尽过孝道,不应该拿。 两人差点动起了手。 不过他们一直认为,孔昊的母亲是嫁出去的女,更没资格拿。 小姨父孔向东代表寒透了心的小姨王淑珍主动退出了。 而王冰冰的父亲老二王海涛也主动退出了。 按大伯和幺叔的说法,在国开行省分行这种机构做副行长的老二,也就不要和他们这两升斗小民争了。 此后,除了老二老三逢年过节还能见上一见,四兄妹在老人下葬之后再无团圆之日。 不过,当晚,从未经历过这些事情的几个小的,都被吓坏了。 义愤填膺的吴楚之带着她和孔昊,与秦莞一起在宾馆开了一个套房。 那晚,见自己哭得伤心,一向防她跟防贼一般的闺蜜秦莞,主动的将她推进了吴楚之的怀里,让他安慰着她。 虽然知道那是暂借的,并不能长呆,但是王冰冰还是牢牢的记住了那个温暖的怀抱。 吴楚之和秦莞陪了她一夜,而孔昊在沙发上躺了一夜的尸。 她知道,其实相比起来,那晚,孔昊更需要吴楚之的安慰。 毕竟,孔昊是奶奶最疼爱的孩子。 大伯早早的离了婚儿子判给了母亲,带到了KLMY那边,早就失去了联系。 幺叔出国后娶了个漂亮国女人,金发碧眼的,生出来的孙子让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奶奶十分不喜。 相比起自己这个孙女,奶奶自然更疼孔昊这个她一手带大的外孙。 所以,孔昊也和奶奶最亲,奶奶的离世也让他最是难以接受。 后来,王冰冰才知道,其实奶奶早就留了遗嘱。 存款归孔昊,房子归她。 不过小姨和自己的父亲私下早就达成了一致,都没有要。 待老大和老幺闹的不可开交时,王海涛和王淑珍拿出了遗嘱。 一番调停后,当着他们的面,在母亲灵前把遗嘱烧了。 房子归了老大,存款归了老幺。 所以第二天下葬时,王冰冰看着故做肃穆,嘴角却隐藏不住笑意的大伯和幺叔,心中半点惊讶都没有。 当骨灰盒放入墓地时,大伯和幺叔那哭天喊地的姿态,让她现在想起都很是寒心。 这种至亲血脉在利益面前都能这样撕扯拉拽,何况是未来通过名单相亲安排的外人? 一旦进了外交部,要结婚?自己父亲说了都不算的。 有个名词叫做政审。 有种婚姻,叫做组织安排。 所以,今晚只是一个眼神,她便可以付出这一腔孤勇。 “冰冰!”背后的一声呼唤,让王冰冰顿住了脚步。 她疑惑的转过头来,而后见到来人,便是浅浅一笑,“班长!什么事?” 她的班长叫做张挽澜,一个很暖的男孩子,长相很帅气,性格也很是阳光,在学校里口碑很好。 不过此时,张挽澜的脸上却没有往日的阳光,一脸阴翳的望着面前的王冰冰,“冰冰,刚刚送你回来的男人是谁!” 王冰冰疑惑的看着张挽澜,而后仿佛明白了什么,于是缓缓的沉下了脸,平静的说道,“我男朋友。” 坦率的说,王冰冰对张挽澜的观感也很是不错,无论成绩还是综合素质,都是她们这个年纪最好的。 无论是老师,还是见习时外交部的学长们,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可限量。 王冰冰也知道,张挽澜对她颇有好感。 甚至自己的父亲,来学校时,对张挽澜的观感也很是不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