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68:息壤之旅(4)  (第1/2页)
    豆丁在小丫怀里探出头来,四处打量了一下,见没人注意了,跳到地面上,看着小丫。    “是啊,这里还真是有修行之人,看他来的速度这样快,要么就是一直在近处,要么就是道行深厚。”    “你我要小心了,如今你的灵体已然初成,但你的对敌之力还没有,最好不要招惹这些。”    “此处灵气充沛,正是修行的好去处,不知道要怎么才能修炼啊?”    “你修炼的动静是太大了,这可怎么办,错过了实在可惜。”    也实在是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慢慢的向山下行去,以期到了一处好地方能想到万全之策。    这时那个青衣中年人早已没了踪影。他一离开小丫,就向清虚福地而去。    不消一刻,来到福地山前拜道:“里溪兄可在,玄隐来此有事相商?”    两条曲折的滕蔓缓缓的向两侧移去,其间现出一片竹林,林中深处淙淙水声,夹杂着丝弦合鸣之音。    玄隐拾级而上,来到一处茅草屋前。    一桌两榻并二人,正在试音。    玄隐一揖:“里溪兄、抱琢兄。”    “玄隐兄,怎想来此,快来听听抱琢兄新得的曲子。”    “那一定得听听,好久不曾听抱琢兄奏曲了。”    一时无话,抱琢一心的弹奏起来,但觉溪水阵阵,随岸花香。    奏好后,二人连呼过瘾。    这时里溪看向玄隐:“你是有事来此,何事啊?”    “真是怪了,我今日去游黄岗,不想碰一奇事。”    “噢,什么奇事,让你这个最不喜热闹之人都会凑上去?”    “我途中突感一灵识察探,本以为是你我同道之人,只是灵识颇为陌生。她似也感觉到了我的灵识,就收了。”    “我沿灵识寻行路径追了过去,你们猜怎地?”    “难不成是花草成精,让你这么惊讶?”    “是一个小女孩,抱着一个如猫的灵宠。”    “小女孩,有多小。”    “不会超过十岁。奇就奇在这里,她年岁尚小,只是灵力不在我之下,甚至还要超出少许。”    “两人忽然站起,你说什么,不过十岁,却超出你这修行了六十几年人的道行?”    “不错,我问她,看她年纪尚幼,怎地灵力如此深厚。”    “她怎么说?”    “她说她通家修仙,她自幼便一起修行。”    “这样的道家也不是没有,只是在我的记忆里,终南山处有一家,普陀有一家,但家中并无女孩啊?”    “你是说,她说谎?”    “说没说谎不好说,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来我武夷山,哪里会经得住诱惑,总是要修炼的嘛!”    “还是抱琢兄想的周到,那我再去寻她,看她究竟是谁家孩子?”    “我们三人同去吧,难得碰到同道中人,还是个新人。”    三人连袂出了山门,向黄岗峰行去。    只是小丫此时已离开福建境内,直奔了江省境内。    也是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处修行的灵气也不弱,人更是少游,非常合适她。    史载息壤可自行生长,也没有具体的资料可查。    小丫问豆丁:“你说此处息壤少,域外这种土却很常见,这是怎么回事?”    “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只是息壤只是一种叫法。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适合灵体成长,有的适合rou体,还有适合鬼修的。”    “还有鬼修,是我们死后的那种状态?”    “可说是,也可说不是,人死后可以选择再次轮回修行,就是灵修;如果不选则轮回,功德又足够,就可以选择鬼修。”    “这样说了,是有德行的人死后才可以鬼修了?”    “还有一种是横死的,无法入土为安,变成厉鬼,也可修行。”    “那不是会害人的那种,这里都说鬼是坏的。”    “厉鬼要想在世间行走,必须要借助阳体才行,它们不害人,就无法行动,只能呆在一个地方了。”    “你好象挺不以为然的!”    “横死的生前不一定都是坏人,怨气散不去,变成厉鬼,也不是它们选择的结果。”    “哎,我们在说息壤,怎么谈起鬼了?”    “是你问的呀,这个息壤无定型,是不好找,不过只要找到灵植异常的地方,多半是有息壤的。”    “可惜现在不能用灵识,我一直以为在这里,我属螃蟹的,可以横着走的!”    “哪里都不可能一家独大,天外有天,没看到不见得没有。”    “是啊,今天差点被那人跟上。”    虽然不能用灵识,以两者的脚力也不是不行,费点时间的问题。    这是群山,峰谷相连。两个御风行走,速度也很快。    连续五天都没有发现,在她们的认知里,只要找到大药异常之地,十有八九会有息壤。    “还是我们见识少了,此山有修行都,他们也会到处走,大药恐怕早被采走了,不好办了。”    “是,大药不只我们要用,他们也是需要的,炼丹本就是修行常用的手段。”    两人又转了一天,还是没有什么线索,只能象蜜蜂一样,一遍一遍的跑。    这天午时,两人暂时歇了一会,坐在一个山头上,俯视这片郁郁葱葱的山峦,看看哪里的地方灵力更浓郁。    豆丁扯着一个草叶子:“这个草到是会长,长的跟树一样。”    说着,揪下一片放在嘴里,吸着里面的汁水。    小丫看看这棵草,再三辨认,不会错的,这就是一株芦苇,    芦苇也可入药,散热清痰,治肠痈肺痈,又很常见。只是一般都是长在水源丰沛之地,怎么会长在山头上?    有古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