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长安小坊正_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里透着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里透着红 (第1/2页)

    第123章白里透着红

    范铮携两名监察史、两名庶仆,李义府也携相同人员,在一队翊卫的护送下,西出武功县,入岐州地界。

    穿郿县,过虢城。

    原本的虢县,贞观八年废入岐山县。

    然后,过陈仓县,也就是后来的宝鸡,出岐州。

    很好,岐州治所雍县在北面,不顺路,也免得范铮跟萧瑀相看两厌。

    沿陇州边缘入秦州,过渭州、兰州,穿琵琶山,到凉州治所姑臧县。

    整个凉州,相对陇右道而言,算是相当繁华的,治下姑臧、昌松、番禾三县,户八千二百三十一,口三万三千三十,平均每县过万人。

    这年头的一些县,可就几百户,人口一二千。

    凉州都督府长史引着两名监察御史前行,却让录事引监察史、庶仆去寮房歇脚。

    转过公堂、二堂,穿过井,经过亭亭如盖的槐树下,范铮与李义府先后踏入三堂。

    进了三堂,范铮与李义府倒吸了一口凉气。

    堂中摆了一副棺椁,棺前一个香案,案上一块神主。

    神主,俗称牌位,原是王侯所用的名称,渐渐世俗化。

    神主竖列上书“大唐凉州番禾县丞刘武之灵”朱漆金字,左侧字上书“李袭誉奉祀”。

    有功名、官爵的,通常是朱漆金字;平民百姓,粉底墨字。

    棺椁前方,一身素衣的凉州都督李袭誉,静静地站立着,身后两名面色尴尬的典狱持着枷锁,进退失据。

    李袭誉为官,性格严整,威慑官吏。

    哪个下属都不喜欢这样的上官,哪怕他再清正廉明。

    “某与刘武因番禾县政务起了争执,一怒之下,喝令问事杖责,岂知问事失手,打死了刘武。”

    “某自知罪责难逃,奏报朝廷,诸事暂付别驾,静候问罪。”

    范铮与李义府面面相觑,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大坑。

    从三品都督啊!

    这是他们区区监察御史有能力动的?

    何况,范铮与李义府都心知肚明,按律法,李袭誉得处死,可韦悰派他们出来,难道是只是为了送李袭誉上槛车、入长安东市问绞吗?

    虽然还没达到上官几句屁话、下属全部背诵的谄媚程度,可韦悰的意思,范铮他们不得不考虑。

    韦悰的意思,仅仅是他的意思,还是三省的意思,或是皇帝的意思?

    李袭誉本人确实有罪,奈何他还有个兄长李袭志,任桂州都督,安定岭南局面,已经长达十五年!

    这,是子与宰辅需要考虑的问题。

    李袭志镇守桂州,劳苦功高,需要安抚人心。

    所以,李袭誉可以有罪,却绝不能是死罪!

    ……

    暂离都督府,因为范铮与李义府根本没想好要怎么处置。

    驿舍中,就着烤羊rou,下着荞麦做的黑面皮子,李义府时不时叹气。

    真难!

    连李袭誉自己都认罪了,还怎么帮他减罪?

    “韦悰这厮,不讲究!”

    恨恨地通过苇管吸了一口坛装、酸甜交织的咂酒,李义府连上官都不喊了,直接称名道姓。

    就因为韦悰,他们可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处境。

    至于昧良心,呵呵,官无私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