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功臣变罪臣 (第2/2页)
班。 大佬往往最后一个出场,这才有格调。 御史台的最终打击,终于降临。 “安业折冲府糜烂如斯,兵部侍郎、兵部郎中当细细盘查。臣以为,陛下当重新任兵部侍郎,免得本就缺尚书的兵部混乱。” 这一刀,砍得侯君集无法呼吸。 他花了八年心思培养的心腹,被李乾佑一拳打倒。 看似人畜无害的李乾佑、唐临,出手就刀刀致命! “御史大夫之意,何人比较合适?” 李世民淡淡地问道。 稍的官场经验的范铮,听出了一丝怪味。 李乾佑经验丰富地挡了回去:“御史台只管纠举百僚,官员遴选却是三省、吏部职司,臣不知。” 李世民本想对御史台敲打一下,却只能作罢。 “尚书右仆射以为谁合适?” 李世民看向申国公高士廉。 没辙,侯君集这个吏部尚书是废了,只能以前吏部尚书的意见来抉择。 高士廉老眼闪过一丝光芒:“中书舍人杨弘礼,系出将门,为兵部侍郎么,倒也合适。”
杨弘礼是前朝名将杨素的侄儿,高士廉的话没有半点水分。 李世民等了许久,没听到高士廉的下一句话,诧异地问:“兵部尚书人选,爱卿就不提了?” 高士廉眼皮垂了下来:“兵部尚书之位,至关重要,不是老臣能置喙的,想必陛下也有了腹案。” 被戳破了心思的李世民尴尬大大笑。 舅父就是亲家,果然很了解朕嘛,这一点点心思都卖弄不了。 “朕有意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世积回来,执掌兵部尚书职司。”李世民看向三省主官。 吏部,靠边站,三品大员的任免,不是吏部的权限。 中书令杨师道、侍中魏征、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司空长孙无忌,对李世积的资历、能力、忠诚都没有异议。 李世积的忠诚加成,一般人都难抵挡。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这个皇帝会越来越远离战场,李靖越来越老迈,李孝恭薨了,大唐需要新的统帅出来接棒。 李世积的忠诚度极高,指挥艺术也远非吴下阿蒙,岁数也不大不,正好成为军队新的主心骨。 “大理寺,先将侯君集带去审理吧。” 李世民郁闷地吐了口气。 烂泥扶不上墙! 原本还以为,可以强行扶心腹上位! 最大的受益者,是没有掺和分赃的阿史那杜尔,被封毕国公。 吃亏是福,这句话用在这里格外合适。 第二个受益者,是早就安排妥当的丘行恭,封爵水郡公,拜右候卫将军。 其他人,最多就是个功过相抵。 中书侍郎刘洎,立刻上表,洋洋洒洒上千字,为侯君集陈情。 核心目的就一个,侯君集有过,也有功,有功之臣不应受牢狱之灾,希望宽恕侯君集,为后来者看到皇帝的博大胸襟。 狱,自然是出了。 实职,自然也免了。 从前的香饽饽,如今无人问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