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莺莺苦恼受冷落,客栈酒席收两帖 (第5/5页)
” 大伙用筷子敲击碗碟伴奏,齐声高唱,把那楼下说书的声音,很快就盖过去了...... ########## 众人正喝的兴起,小二带着朱府管家---朱福来见,那朱福50岁上下,一脸笑模样,见了文清,甚是恭敬:“文相请文清公子下午过府一叙---” 说罢,递上一份朱府请帖。 “好的,朱管家辛苦了,请转告文相,下午我一定过去!”文清连忙接过请帖,客气道。 “那下午,朱福就在府外恭候姑爷!”朱福躬身退下,告辞离开。走时,冲文清的请帖又有意无意看了一眼。 “咦?!”文清打开请帖一看,里面原来夹着一张纸条,难怪那朱福欲言又止的样子。 文清偷偷打开纸条一看,上书:“夫君:少喝酒,妾盼早归!”字体娟秀,上面还有那种特有的淡淡香味,一看就是玉梅手书! 文清一阵甜蜜涌上心头,沉浸在幸福之中,这大老婆就是关心我啊,别看她平时大家闺秀,镇定自若,冷艳无比,这一旦定了名分,还真是情意nongnong,今日过去一定要抓住小手,好好亲近亲近。已然是大老婆了,这次可再不用偷偷摸摸了--- 神情恍惚之间,纸条内容已被边上敬酒的张飞看到,大声念出来。 魏直成、秦叔宝、张良、诸葛等众兄弟一起起哄: “郎情妾意啊......” “今日偏不让他早去......” “对,晚上让他跪搓衣板,哈哈......” “你们这群家伙!”文清怒道:“就见不得公子我好是吧......看人子龙多老实,从来也不拿公子我寻开心......” “怎么又扯到我这里了---”赵云在一个人在角落,刚喝了口酒,立马跳起来:“公子你还是琢磨琢磨,咱们今后还能不能吃上孔家妹子好菜的问题吧---” “这……”赵云一句话,正击中文清心坎,见边上孔孟尝也是苦笑摇头,文清正胡思乱想间,不知如何回答时,突然感觉兄弟们突然不闹了,空气静的吓人。 “咿……”文清一愣,随着大伙惊愕的眼神望向门口。 门口,一袭红衫,娇俏玉立一美女,就是脸上的表情不太对劲,柳眉倒竖,颇为生气,但生气中,也让人觉得那么好看,不是别人,正是那野蛮公主---安乐,身后还是跟着那丫鬟阿诗。 阿诗跟上次一样,还是一脸歉意,无声跟门口的孔燕青道着欠。这野蛮公主也真是耳目灵通,竟然找到这同福客栈来了! “哼!”安乐公主也不说话,嘟着小嘴,绕开众人,板着脸径直来到文清座位前,硬塞给文清一个请帖,气鼓鼓说道:“就想着你的玉梅!” 说完一扭小蛮腰,转身就走。 “唉唉唉……”文清本想招手喊住那野蛮公主,手停在空中,张嘴结舌,不知该说啥好。 还好文清这次长了心眼了,赶紧把请帖揣进怀里,不知上面写的啥内容,这事可不能让兄弟们再念了,闹归闹,这要是传到大老婆哪里,那还不得天天跪搓衣板啊! “哈哈哈……”直到那野蛮公主走了,弟兄们再次哄堂大笑。 多睿衮:“看来小叔这趟洛阳之行,艳福不浅阿,被这么多美女追啊---” 秦叔宝:“嗯,关键还是位公主呢......” 张良:“咱们前些日可都见证了,这安乐公主可说的是,谁让她不和亲,她就嫁给谁!” 常羽春:“干脆娶一个也是娶,娶两个也是娶,你就一块娶了吧---” 单雄信:“对,喜上加喜!” “打住,打住……”文清忙不迭摆手:“这野蛮公主咱可招惹不起,早晚请安,公子我可受不了。要不,诸葛,你娶了她吧---” “别扯上我啊,”诸葛连忙推辞:“人家喜欢的,可是救她脱离苦海的大英雄,我可消受不起---” “是呀,是呀!”张飞跟着叫道,“那安乐公主就喜欢这会武功的小白脸,俺们都没戏!!!” “你们嘴上得留个把门的,这事要是传到我大老婆那里,可是要出人命的---”文清赶紧阻止大伙再胡闹下去。 众人也知道娶公主不比娶寻常百姓家的女子,至少不能让她做小啊。好在这事让文清cao心就成,不影响大伙喝酒...... 文清趁大伙喝的热闹,偷偷出去,打开安乐公主的请帖一瞧,上书:“晚上入府一叙,如若不来,后果自负!”下面还加了一行小字:“别告诉我你不认识我家!” 唉!文清苦笑摇头,这倒是安乐的风格。 我这是去呢,是去呢,还是去呢...... 头痛,头痛...... 回去继续喝酒,一醉解千愁...... ################################################## (作者的话1:安乐他老爹,南王出场了……) (作者的话2: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文清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叫树大招风啊……) (作者的话3:文举、武举考试的过程不必太计较,知道结果就成…… 现实中科举的历史:萌发于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作者的话4:一首《朋友》,将来就会懂……)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