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雷峰塔,太平:今日实在太冷清了 (第2/4页)
北方行去…… ########## 陕西郡。延安。一处村庄。 “媳妇啊,村子中,附近山上连树皮都没了……”一个老大娘带着一个破篮子回来,篮子里只有几块树根,颓然道。 屋内,儿媳妇一左一右抱着一儿一女,那大男孩有13-14岁,小女孩有10-11岁的样子。 她丈夫,是北方军232师的,在之前的雁门关大战中阵亡,家中没有了顶梁柱,加之今年大汉帝国北方大旱,她丈夫阵亡的抚恤金被层层克扣,到了她们手中,已经就剩下一半,就是有钱,现在也买不到粮食,家里已经断粮了。 “娘,李郎有那么多部属、同僚,咱们要不找找他们?”儿媳妇低声建议道。她知道,婆婆虽是女流,却很有骨气,从来也不肯向官府求助。 “娘一大把年纪了,既然不肯低三下四向官府求助,自然也不愿去麻烦我儿的部属、同僚!”那老大娘微微摇摇头,“再说,那不是长久之计---” “那---不能让老李家断了根苗,要不,咱们去东北吧!”儿媳妇无助抬起双眼,建议道。 “行!”李家老大娘犹豫片刻,她知道文清去了东北,就冲他在雁门关大战后,为追随自己的兄弟向先帝讨要免死铁券这一点,她就信任他,同村在曲径关阵亡的梁山好汉李立、邻村的李云两家老小,听说都被文清秘密转移到了东北,遂点点头,“娘相信,皇帝不管咱们,文清将军一定会管!” “好,娘,事不宜迟,咱们今日就走!”李家儿媳妇站起身形,开始收拾东西。 “奶奶,东北是哪儿?”那大男孩别看不大,却很懂事,冲奶奶问道。 “成儿,东北那里有文清将军,有吃的,有家!”老大娘含泪解释道。 “那成儿到了东北,长大了参军,保卫咱们的家园!”那大男孩掷地有声说道:“成儿不想叫少成,想改名叫自成!” “好!成儿真懂事!”李姓老大娘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 等李姓老大娘和她的儿媳妇,带着两个孩子行出屋门时,赫然发现,路上已经有10几户人家,拖家带口,往东面方向迤逦而去--- ########## 洛阳皇宫。御书房。 “什么?!大批百姓在逃荒?”皇帝震惊问向身前的朱高公、赵廷宜。 “南方今年水灾,北方大旱,不少百姓流利失所。”朱高公躬身应道。 “各地为什么不放粮赈灾?!”皇帝怒道。 “去年雁门关大战,国库空虚,再说,咱们手中的余粮也不多,之前每年,东北会向内地输送大批粮食,可今年……”赵廷宜欲言又止。 “不少百姓,去了东北…...”朱高公补充道。其实,有些话他不好当面说,这次大灾,天灾是一方面,其实还有人祸,先帝去世后,孔家和朱家的大部分势力去了东北,独孤家去了西蜀,剩下的几大世家开始争夺这几家留下的地盘,目前大汉帝国内部,开始出现两极分化,贵族、世家赚的盆满钵满,歌舞升平,奢靡成风,而底层百姓则被盘剥的更加贫苦,谁还有心思去顾百姓的死活?现在,百姓没有揭竿而起,那还是托先帝的威望罩着。 有些情况他也没细说,其实那些逃荒百姓还有部分奔洛阳而来,但司马述、赵廷宜等人并没有向皇帝禀报,擅自严令不得放百姓进城,所以部分百姓现在已经滞留在洛阳城外。 “唉!……”皇帝重重叹口气,但自己身为皇帝,总不能不管,思索片刻,命令道:“让各郡节省花销,赈济百姓,前面走了的就算了,不能再让百姓往东北逃荒!朕会做出表率,明年春天前,整个皇宫的花销减半!若是让朕听到哪个世家、郡守盘剥百姓,赈灾不利,朕要杀一儆百!” ”诺!”朱高公和赵廷宜躬身领命。 让那些老弱妇孺去东北也好,中原失去一些人口,不过九牛一毛,但肯定会给东北带去大量负担,看那文清如何处置!皇帝负手在屋内转了转,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皇帝的命令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各地的赈灾有了一些起色,百姓的逃荒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各大世家表面上效仿皇帝节俭,暗地里却阴奉阳违,皇帝也没有更多办法,毕竟他还没有魄力,打碎几大世家数百年建立的权利根基。 但中原失去的,仅仅是人口吗…… ########## 洛阳城南门外。南大营营地。 太平公主正在营地内休息,小青匆匆而来:“公主,不好了,大批百姓正逃荒而来。” “怎么回事?!”太平公主眉头一皱。 “最近江苏、陕西等郡闹饥荒,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有些人选择去了东北,有些人则向洛阳涌来。”小青耐心解释道,“现在洛阳城四周城门已经加强了盘查,坚决不让百姓进城,很多人就集中到了南城外。” “大概有多少人?”太平公主问道。 “已经接近1万人了,而且还在增加。”小青介绍道,“就在南面20里外露营。” “走,看看去!”太平公主抓起烈焰刀,和小青就行出了南大营。 南面20里处,到处都是逃荒的难民,黑压压一片,南大营第一师将士正在维持秩序,既不能让百姓进城,也不能强行驱离这些难民,已经是焦头烂额了,见太平公主和小青催马驰来,立时有了主心骨:“参见公主!” “太平公主来了!” “太平公主来了!” 不少百姓知道太平公主的大名,纷纷围拢过来: “公主,您行行好,让我们进城吧!” “我们已经断粮两日了。” “我小孙子快饿死了,他只有5岁啊!” “这--”太平公主面带忧色,也有些为难,她也知道,如果放这些百姓进城,会对洛阳造成混乱,皇帝就算是知道,也不会放他们进城的,含泪道安抚道:“我刘家还有些余粮,本将军再出些银钱帮你们买些粮食,先度过眼前的难关。” “谢谢公主!” “公主慈悲!” 无数百姓泪流满面,跪地谢恩。 “公主,现在洛阳城粮价飞涨,粮食囤积掌握在司马家、赵家、王家等世家手中,咱们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多少粮食--”小青低声提醒道。其实刘家手中,也没有多少余粮。 “这些昧着良心的家伙!”太平公主怒声骂道。 “公主,我们愿意拿出3个月口粮中的一半,赈济灾民!” “对,咱们不能见死不救。” 南大营第一师将士纷纷说道。 一个士兵的口粮,一天是一斤,南大营1万将士,三个月的口粮就是9万斤,口粮减半,就是4万5千斤,那每个灾民可以分到4斤的粮食,如果省着吃,也不过够他们吃10天的,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我太平代这些灾民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