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奉天城,大帅早说过魏文长有反骨 (第6/6页)
展堂赞同点点头,如此这般,跟小六子合计了一番。 ########## 第二天一早,皇帝刚起床,就得到李公公禀报:“皇上,10万洛阳百姓,在皇宫前请命,希望皇帝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增援大清关!” “嗯?!”不用李公公禀报了,皇帝竖起耳朵,皇宫外面,已是人声鼎沸: “请皇上增援东北!” “请皇上增援东北!” “请皇上增援东北!” …… “走,你和尉迟将军,陪朕看看去!”皇帝带着李公公、尉迟敬德来到皇宫宫墙之上,看着皇宫前跪倒一片一片的洛阳百姓,高声请命。 洛阳百姓对文清的认同,文清在洛阳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可比广庆皇帝高多了,那可是他们的飞天将军啊! 当年文清在洛阳,留下了多少佳话: 花灯节五步破五题,七步一成诗,温酒上三楼石舫--- 金殿与玉梅珠联璧合,智退五国--- 校军场飞龙在天,斩杀耶律雄— 校军场求婚帝都第一美--- 赵家庄园品诗会留下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和将进酒-- 马球赛携手太平公主击退南”朝”鲜,为百姓赚回数百万两白银--- 黑血之战护卫先帝傅君峰--- 水漫金山兵围司马府--- 和亲契丹、血战曲径、迎娶火玫瑰安乐公主--- 13道筷子令解救孔莺莺--- 开书法一代先河—狂草-- 后来,文清离开洛阳,又干了很多脍炙人口、轰轰烈烈的大事---收容20万中原逃荒百姓,舟山海战,为大汉帝国痛歼倭寇水师,收复宝岛台湾,击破契丹汗庭,解救10万大汉百姓。 这样的大英雄,谁人不敬仰?! 洛阳百姓的请愿,不用白展堂和小六子过多动员,都是发自肺腑! “算了,让刘成裕率部增援吧……”民意不可违,皇帝只能无奈同意,冲李公公传下旨意,一方面飞鸽传书,命刘成裕率部增援,一方面,命还在西蜀交战的司马述、刘光仁,率中央军主力回撤,准备应对大清关、青云关被击破后,挺进东北的问题。 好在他还不是昏庸到家,之所以晚了一天让刘成裕出发,皇帝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战机的把握很关键,刘成裕晚到一天,4国胡人铁骑和东北军就多伤亡一天,多消耗一天!若是契丹铁骑和东北军拼个两败俱伤,甚至击杀文清,东北,还不能落到契丹手中,自己要尽快组织力量,接手东北,这比征西蜀,还要迫切! 西蜀。成都。 “刘大将军看……”司马述接到皇上旨意,无奈看看刘光仁。 “咱们还是撤吧,丢了东北,拿下西蜀又有何用?咱们无法向大汉帝国百姓交代啊!”刘光仁劝道。 “好吧,留下2万将士,其他大军,即刻拔营起寨,回兵北进!”司马述下达命令。 至此,在西蜀成都,中央军与西蜀的战争,终于因契丹铁骑进攻东北,而停了下来。 随后,司马述、刘光仁留下2万中央军,分别把守棋盘关和达州城,另外率剩下的8万中央军主力回撤,在赶往长城沿线的途中,就听说契丹4国已然撤军…… 此次中央军第三次南征西蜀,西蜀5万西南军,再次伤亡近半,西蜀的总人口已经降低到90多万人了。 而中央军15万主力出征,回来时,只剩下10万人,其中,还出现了不少逃兵,不止是逃兵的问题,还有很多中原百姓为逃避战乱,再次开始向东北逃难…… ################################################## (作者的话1:《三国演义》中,魏文长就反骨,是诸葛亮说的,魏文长也是死在马孟岱手上…… 魏文长—现实历史中的魏延(-234)蜀汉名将,字文长。初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遭向来谨慎的诸葛亮反对。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但因功高震主,引起诸葛亮猜忌与不满,诸葛亮便一直想要除掉魏延,后费祎和朝廷出卖魏延,勾结与魏延不满的杨仪,杨仪篡夺权力,诬陷魏延谋反,并派马岱诛杀魏延九族,一代名将最后成为悲剧。) (作者的话2:诸葛在本书中,没有历史上所说的那么强,但这一次却足以扭转乾坤,保住整个东北!) (作者的话3:整个赤青云大战,大清关之战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花絮,并不是真个战役的关键所在。) (作者的话4:大清关上的投石机,终于发挥威力了……) (作者的话5:文清之前与北方军刘成裕等人的铺垫,这时终于发挥作用了。) (作者的话6:什么时代,都是民意难为啊--) (作者的话7:大清关这一战,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惨烈,但因为李元吉受伤,也对西夏国内政局的走向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后话— 施恩:是小说《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之一,为孟州牢房管营之子。当年武松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后,被发配孟州城,安平寨,与小管营施恩相识,不曾吃得苦头。施恩使得一身好拳棒,在快活林里开着一个酒rou店。蒋门神霸占了施恩的酒店。武松醉打蒋门神,替施恩夺回了酒店。曾投靠武松落草二龙山,后跟随二龙山头领上梁山,司职步军将校,巡逻营步军头领。施恩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在打常熟时落水而死,死后追封义节郎。 孔云参:取的是现实历史中的曹参(?—前190年),字敬伯,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秦二世元年(前209),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仅次于萧何。史载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后,把长子刘肥封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高祖六年(前201年),赐爵平阳侯,食邑平阳一万六百三十户。孝惠帝元年(前194),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稀、英布。惠帝二年(前193年),汉丞相萧何死后,曹参继任汉丞相,并遵照萧何所制定的政策治理国家,“萧规曹随”传为历史佳话。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死。)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