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_第344章攻和田,克伊犁,仙子再现收喀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攻和田,克伊犁,仙子再现收喀什 (第5/5页)

出端倪,铁芸娘对铁氏部落铁骑的战力是清楚的,轻易不会开口的,既然开了口,那就是有成竹在胸的把握。

    “嗯!”铁芸娘微微点点头,“你们没发现,莲儿和时迁不见了吗?”

    “噢?!”文清微微一愣,还真是的,这两人随着雪山仙子回来后,似乎就不见了,文清还以为他们躲到哪里卿卿我我去了呢!现在是讨论攻打库尔勒的战前会议,他们两个就是再忘乎所以,也不敢不来报到啊,不来报到,就是不在军营,不在军营,那会去了哪里?!不由试探问道:“他们不会是去了---”

    “正是!”铁芸娘再次微微颔首,“他们昨日,已经率我铁氏部落精英,秘密潜入库尔勒城内,随时准备接应大军进城!”铁氏部落族人,本就是西域人,化装成平民进入库尔勒城内易如反掌,根本就看不出来。

    “太好了!”文清和李黄蓉等人互相看看,尽皆欣喜若狂。

    “那明日一早出发,上午发起总攻,铁氏部落铁骑、正白旗主攻西门,镶蓝旗攻南门,镶白旗攻东门,西夏铁骑攻北门,争取天黑前拿下库尔勒!”文清最后命令道。

    “诺!”刘志哙、岳云鹏、裴元庆、多睿铎等人轰然应道,这是解决鲜卑部落前的最后一战,西域之战大战不多了,大伙都希望再立新功,所以士气空前高涨。

    第二天,8月4日,库尔勒。

    库尔勒地处西域腹心地带,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距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到150里,是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因盛产“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库尔勒绿洲平原的南部、西部与塔里木盆地相连,形成一个广阔的扇形绿洲。

    这一日,文清、李黄蓉率第一路军,攻占西域第6个部落---铁勒所在地库尔勒,斩铁勒铁骑2200人,余部归降。

    (作者的话:现实历史中的铁勒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西北方民族。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广泛地散布在从东到西直至黑海岸边的整个草原上。突厥是铁勒化的塞种人部落,546年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建立突厥汗国。隋代,铁勒分属东、西突厥,西边有个别部落始事农耕。605~611年间,铁勒以契苾、薛延陀二部为主建立部落联盟。唐初漠北铁勒诸部中以薛延陀与回纥最强,共建汗国,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受唐册封,助唐灭**。646年,唐灭薛延陀汗国,于铁勒诸部分置羁縻都督府、州。后突厥汗国兴起,重受突厥统治。744年,回纥灭后突厥建汗国。840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所破,部众迁徙。室韦-鞑靼人逐渐进据蒙古高原。后契丹人统有大漠南北,铁勒一这个称呼逐渐消失。)

    这次,确实是西域铁氏骑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们对这一地区比较熟悉,莲儿和时迁亲自带领包括15名战力4级初阶以上高手的300西域铁氏精锐,化妆成平民进入库尔勒城,与城外的铁氏铁骑、正白旗里应外合,一举攻占了库尔勒城西门,打开了缺口,其后,正白旗铁五师5000陌刀兵冲入城内,手握雪亮的陌刀,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就拿下了库尔勒城。

    不过,看着前面几个部落相继被占领,文清大军所到之处,挡者披靡,铁勒部落族长---契苾何力早就无心恋战了,很快放下武器投降,文清采取了和其他5个西域部落同样的方式,解决了铁勒族的问题,投降的2800铁勒部落铁骑,再次归入铁氏部落麾下。

    (作者的话:现实历史中的契苾何力(?-677年),唐朝名将。本是铁勒可汗,后率部归顺唐朝,授任左领军将军。贞观九年(635年),随军大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年),跟随侯君集消灭高昌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跟随阿史那社尔打败龟兹,后因攻打西突厥之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此后多次率军击败高句丽。龙朔二年(662年),安抚铁勒九姓叛乱。乾封元年(666年),攻克高句丽七城。总章元年(668年),与李勣攻克大行、振辱夷二城,直抵平壤城下,擒获高句丽国王,灭亡高句丽。契苾何力因功升任镇军大将军等,改封凉国公。仪凤二年(677年),契苾何力病逝,陪葬昭陵。)

    文清方面,平定前6个部落,前后损失了6000将士,投降和归顺的西域铁骑,却有1万8千人。

    “兵进乌鲁木齐!”文清在留下马孟岱4000镶白旗将士守卫库尔勒城后,率第一路大军,兵锋直指乌鲁木齐。

    ##################################################

    (作者的话1:攻伊犁,李黄蓉很聪明吧?---)

    (作者的话2:雪山仙子去年在飘香湖不是说了吗?文清进攻西域她能帮忙---)

    (作者的话3:张良看似文弱,用兵可一点不含糊---)

    (作者的话4:征西域,乌鲁木齐是最后一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未必!文清在征西域时,引出了一个大敌。)

    (作者的话5:现实历史中的伊犁--泛指伊犁河流域以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古代四大流放地之一,最早见于中国史册的伊犁民族是塞人,西汉时伊犁为乌孙国属地,显庆二年(657年),唐朝政府命苏定方进军伊犁,以万人击溃了阿史那鲁的十万大军,并兵分南、北两路乘胜追击进军伊犁河谷,平定了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再次统一了西域。伊犁隶属安西都护府,唐武周长安二年(702年)改隶新设置的北庭都护府。

    唐代后期,伊犁地方的主体民族为突厥旧属葛逻禄部,葛逻禄与回纥、牙格马部联合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它的首领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自称“桃花石汗”。

    1124年,东北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部万里西迁至西域,1131年灭喀喇契丹,伊犁的葛罗禄部即臣服于西辽王朝。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草原诸部落,建立蒙古帝国,后又征服西域,1211年,伊犁河流域的葛逻禄部投附成吉思汗,大大动摇了西辽的统治。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经伊犁河谷,出征中亚,征服西域和中亚广大地区后,将伊犁等广阔土地分封给他的二儿子察合台,史称察合台汗国。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于1268年派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里马城。1306年元朝政府将窝阔台兀鲁斯领地划归察合台汗国。

    元末明初建别失八里汗国,王都在今伊宁市附近的伊宁县境,伊犁自此成为西域的政治中心。清代统有伊犁,始于乾隆年间对准噶尔封建贵族叛乱的平定。沙俄时期,伊犁大部分土地被俄罗斯帝国侵占,为哈萨克斯坦境内,后被清朝收复。)

    大炳峄所著---《铁血柔情之大汉帝国》又名《天地十三珠演义》,全书共38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