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公孙:黄雀在后 (第1/2页)
被戳穿了身份,若昭神情倒是一如既往地淡然,她甚至勾起嘴角,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眼中还闪过,颇为赞许的目光。 “消息挺灵通。” 她随之歪了歪头,看向公孙致和身后那个青黑色的影子。春花初生而春阳灿烂,那个青黑色影子却像自带一股子阴霾,暮气沉沉地隐没在公孙致和身后。 若昭提高音调。 “杜师爷,躲什么躲,躲到公孙小将军身后,就以为我看不到你吗?” 躲在暗处的影子闻言一怔,才缓缓从公孙致和背后步出。须发花白而步履虚浮,嘴角的山羊胡子伴随着身体的移动一翘一翘。精瘦的人影走到公孙致和面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 “二公子。” 跟在杜师爷身后一个更黑的人影,也随着自家主子,向公孙致和行礼。 孤鸾。 看着这一幕,若昭无奈地摇着头。 “我竟从来不知,公孙二公子竟然如此好手段,就连跟着公孙枭这么多年的杜师爷,其实也是你的人。” 看着被一众刀兵之士挟持的李若昭,现在轮到公孙致和趾高气昂。 “长公主殿下不知道的事情可多了。比如——” 他优哉游哉的一树繁花下转了个圈,又绕回到若昭面前。 “你可能很难想到,我,究竟是如何知道你的真实身份?” 若昭面露惑色,一本正经地摇头。 “确实不知道。” “呵。长安城中所谓残了腿的寡妇,嘴巴漂亮,脑子好使,还颇懂韬光养晦的策略,的确有些本事。不过,” 公孙致和摊手,神情颇为可惜。 “也就仅限于这点本事。” 望着李若昭困惑的目光,公孙致和难得志得意满。 “你刚刚说,家父让公孙致远出府统兵,意味着向剑南道诸位府将表明,那个废物才是他选中的继承人。本来我已经全无机会,可谁要你那么不长眼,上赶着把机会送给我了呢?” 公孙致和自问自答道:“你是宣王殿下的软肋,你的身份将是整个节度使府最大的诱惑。我只需要把你抓到我父亲面前,助他一臂之力攻破宣王殿下。到时候论功行赏,整个节度使府都会知道,谁才是最应该坐上那个位置的人。” “熙宁长公主,那是什么人?”公孙致和一边啧舌一边感慨,“当今圣上之妹,陈太后嫡出的小女儿,如今唯一身在长安城中的长公主,百年望族兰陵萧氏长媳。普天之下,说你是同辈人中最尊贵的女人,一点也不为过吧?” “只是没想到啊,”公孙致和感慨之意更深,“皇族公主,出阁妇人,这一个月来竟然和自己的亲侄儿,朝夕相处,卿卿我我。这些事,你兄长皇帝陛下知道吗?你公公萧相大人知道吗?啧啧啧……” 公孙致和条分缕析之余不忘总结赞叹一句。 “你们长安城中的女人,都是那么……脏的么?” 听到这句话,若昭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她颇为无奈地撇撇嘴。 “公孙小将军,你这一个多月以来,真的毫无长进。我不是教过你吗?这些羞辱对我没用,我比谁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立明君,除jianian佞,肃朝纲,明法令。这是她从小就立下的志向,为了这个目标,她双手早就沾满了鲜血,她早就做尽了世间最卑劣不堪的事。她连自己此生挚爱都能牺牲,她自己的名声、性命,又算得了什么? 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那个笑容比阳光还轻还暖还要干净透彻的少年,她的心,也总是在不经意间,轻微的刺痛着。 又恍神了。若昭心下默默摇头,脸上还是那副,云淡风轻又带着几分嘲弄的神情。 “不是要带我去见公孙枭吗?容我带上我的琴,我们走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杀到节度使府主院。杜师爷上前传话,公孙致和跪在主院门前,朗声道: “末将公孙致和献平定天师道叛乱之良策,愿求见公孙大人。” 节度使主院正厅,还是一如前厅的清简开阔而肃杀。高门高阶,青石铺地,灰、黑、青三种颜色错杂交融,和灰霾的浅空交相呼应。阳光也被阴影遮挡,满世界的春色,竟无一溜到这院中来。 正厅之后,就是那一座软禁公孙嘉禾的高台。她心情复杂地向上抬了一眼,望见被阁楼高檐割破的一角天空。喉间还凌厉的刀锋在她眼皮子底下晃了下,示意她不要乱看。 这是李若昭第一次正式进入整个节度使府、也是整个成都府、整个益州、甚至整个剑南道的腹心之地。 负手在正厅踱步的公孙枭看到来者的阵势,一向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的神色浅动,他冲着公孙致和微微挑眉。 “致和你这是……” “启禀大人,”公孙致和低眉顺目地跪下行礼道,“还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