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盛夏:居处安且闲 (第2/2页)
叽咕咕,一门之隔的屋内,一壶茶水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两人还在漫山遍野一般地聊天。 “所以呢,你小时候,就真的没有特别想做的事?” 隔着一方矮几,李世默愈发向前凑着。 “没有啊,”若昭还是保持斜倚的姿势,她撇撇嘴,“是不是也很好笑?” “但你确实读了这么多书,总要有个动力吧?” “可能,就是纯粹感兴趣?”她歪着脑袋,似在回忆,“小时候昕jiejie告诉我,要想活得好,至少得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她跟我说,读书,是唯一的办法。” 安和元年嫁到北燕的王后,义宁长公主李若昕。李世默已经不止一次从她嘴里听到这个名字。 “所以你拜了杨太傅为师?和当时的皇子……” 也就是我父皇一起? 若昭眯着眼,难得放松地回忆,“我那时小,大概就四五岁吧,是昕jiejie抱着我一路闯到皇子们读书的崇文馆,请求杨太傅教我们俩读书。” “杨太傅就答应了?” “你也知道昕jiejie的脾气,说一不二的那种。甚至在杨太傅面前立下军令状,说什么别说女子不如男,她发誓如果我们俩读书,一定比一众皇子读得都好。” “你确实做到了。” 李世默温柔望进她的眸子,莫名有些感念几乎未曾谋面的义宁长公主。虽然面前的女子注定无法摆脱腿残的现实,至少义宁长公主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她的命运。
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若昭也一言难尽地望着他。 说真的么? 那一众皇子中就包括你父皇呢。 被她望得心虚,李世默挠挠头,“我说得不对吗?那个……要不你跟我讲讲你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被他望得也心虚,若昭眨巴眨巴眼,“也没什么好讲的,其实我和昕jiejie因为是女孩,并没有和皇子们一同受业。都是课后昕jiejie抱着我,单独请教杨太傅。” “就算这样,杨太傅也称你为生平第一得意弟子?”李世默暗自盘算着时间。“你去云山多大?”他自问自答道,“安和元年,你九岁,杨太傅教你也应该不过四五年。” 想到这儿,李世默不由由衷赞道,“果然天赋异禀。” “其实并不是。”若昭的脸微微泛红,“你知道我在云山,并不是每日都呆在那儿。我经常到关中四处走走,包括暗中回到长安城。后来私下拜访了杨太傅很多次,也算是请教了不少学问。” 李世默再一盘算,也对,风波庄庄主,关中之事无所不知,当然不会固步自封。 不由再笑,“这就是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噗……你这是什么比喻?”若昭虎了虎手,“不过我跟你说,我小时候不安分,天天想着惹事,倒还真干出不少,”她拧起秀丽的眉头。 “偷鸡摸狗的事。” 得,一个形容词比一个形容词带劲儿。李世默倚在矮几上,“我就不信你还能翻了天了?” “说真的,我小时候铆足了劲儿,一定要证明我比我的那些哥哥们都厉害,他们看什么书,我也要看。但是吧,”说来自己都觉得好笑,若昭微微勾起嘴角,“我总觉得我要是直接问他们,他们肯定不会直言告诉我。” 李世默暗中啧啧,小小年纪,满肚子就都是阴谋论了。 嘴上却道,“那你怎么办?” “偷鸡摸狗呀。”她理直气壮,“我和昕jiejie不是等到哥哥们都走了之后,才去请教杨太傅嘛。送走了杨太傅之后,我就拖着昕jiejie,挨个翻各位哥哥的书桌。” 望着李世默目瞪口呆,若昭羞赧地挠挠头,“你别说,我还真翻到了不少好东西。比如说,《韩非子》,我第一次看到,就是那个时候,一页一页从人家的书上抄下来的,小十万字呢。” 李世默眉心浅动,似有不安。他记得,崇文馆教学,似乎课有定本,所授无非周孔之道。尽管杨太傅刑名之学亦是不错,但,总不会,明目张胆教授《韩非子》这般非主流之学说。 按下疑惑,李世默问道:“这是哪位皇叔,敢在杨太傅的课上,偷偷摸摸看《韩非子》?” 若昭先是一愣,随即,一个被她抛在脑后很久的名字,忽然从云山雾绕中走出来,带着山风呼啸。 “晋王李若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