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暮冬:彼此甘心无后期 (第2/2页)
“世谚生于隆平元年二月,说是早产。你又推脱他身体不好,不常带他出来见人。如果他是足月而产的话,有孕的时间,就该是安和元年四月。 “安和元年四月。”若昭一再重复这个时间,“后宫之中唯一能与外男接触的机会是,薛将军从甘凉回京奔丧,同时,陛下要为太子选择地位相配,又能避免陈家势大的太子妃。所以,才有了薛将军带着大女儿薛琼,小女儿薛瑶,入宫请安。” 她一叹。 “也就是那个时候,有的世谚吧。” “都对。” 萧贵妃并不想隐瞒什么。大门一关,窗外已经看不到日色,北风凛凛,一间积着灰的屋子构筑的避风港,庇护着腥风血雨后剩下的两个遗孤。 “薛将军知道世谚的事吗?” “我不知道。” “那我可以回答你,薛将军,他知道世谚,是他的孩子。” 萧贵妃眉心跳了跳,冻成冰的神色终于流露了一丝不可思议。 “从薛家案说起吧。我想,你应该和李世默一样,从头至尾,坚信着薛将军的清白。”
那是当然,萧贵妃点点头。 “事实确如你们所想,薛琀、冯征,他们都是隆平九年这桩案子的始作俑者,构陷薛将军的元凶巨恶。” 若昭话锋一转。 “可你也听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吧?” 还是想喝口热水,不过许久未住人的毓安宫实在寒碜,什么也没有。若昭摩挲着桌角,太过于沉重的事情压得她心口慌。 “薛家倒台,并非龙门薛氏真的犯了通敌叛国之罪。只是陈太后想要彻底控制太子,剿灭太子妃母家,神策军想要清剪边塞枝蔓,西突想要瓦解大唐西北的防线,北燕想要维护新都怀远的安全。这些不得不铲除薛家的迫切,足够他们编造出任何一个构陷薛家的理由。即使没有冯征、薛琀之流的诬陷,还会有其他人,以其他的事。 “明明那些证据和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甚至皇帝陛下都不忍心,曾在薛将军下狱之后,暗中找过他一次。薛将军只是说—— “所有的罪他都认,到此为止。” 一口气说了太久,若昭咽了咽。 “你知道为什么吗?” 某种难耐的情绪在心底里疯长,萧贵妃摇摇头。 “因为他害怕。如果再查下去,查到了你的身上,查到了你和他曾经的关系,查到了李世谚,查到了安和元年他开城门也不过是因为嫁给了二皇子的你。” “安和元年?” 不是隆平九年薛家案么? “只怕后宫中也有风声,你听说了吧,今早宣政殿之争,最后的结果是,薛将军依旧有罪。罪行便是安和元年,凉王入京,他打开了凉州城门,放北燕入境拥立当今陛下,也间接地导致了安和之乱。 “卫将军能抗住压力拒北燕于雁门关外,薛将军却大开城门请北燕入境,真的仅仅是因为他屈从了太后的yin威么?” 迎向萧贵妃逐渐清明又破碎的目光,若昭自问自答道: “他只是希望,你能过得好一点。因为不能娶你,就只能希望你嫁个好人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