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谒陵:一命换一命(一) (第2/2页)
策。从近处来说,咱们是否依计划按时回朝。再往远看,无论是否回朝,都需对西北边境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出相应的准备。” 皇上同样幽深的目光看向李世默。 又来一个救场的。 不过,意味深长的眼神只有片刻,皇上换上一个宽和的笑。 “那你有什么想法?” 李世默拱手答: “儿臣同徐大人、凉王叔想法一致,甘凉就在我大唐西北边境之外,于安全于国威考虑,都不能放任不管,须早做准备。目前儿臣能想到的稳妥之策,是派遣一声望、能力皆能服众的将领前往西北萧关一带,勘察情况,主持大局。” 声望、能力皆能服众的将领? 这不就是凉王么? 数十号臣僚的目光通通投向凉王,陛下的目光也投向凉王。 皇上笑眯眯,“看来世默就是想举荐凉王了。凉王你的想法呢?” 凉王忙躬身行礼,“臣愧受皇兄,宣王及诸位同侪的信任,只要朝廷需要,陛下需要,臣弟万死莫辞。” “另外,现下最紧急的事便是回朝,儿臣私以为,也需慎重一些。” 李世默继续道:“咱们上百号人,加上仪仗,绵延数里,行军不便,来时一百五十余里便走了整整十五日。十五日之间变数太多,万一陡生异变,首尾难顾。儿臣的想法是,为安定起见,分批回朝。这样一来,时间也短,更能保证父皇的安全。”
皇上微微颔首,确实有道理。 “宣王殿下的想法,微臣也是认同的。只是有一点还需考虑。” 中书令萧靖默不作声听完李世默所有的想法之后开口问道:“凉王现下协理神策军,如果奔赴萧关一线,中央禁军又该如何?” “如果萧大人不介意,本王确实还有一举荐的人选。” 谁啊?还需特意请萧大人不介意? 狭窄且拥挤的小朝堂低声议论远比高阔的宣政殿嘈杂。 “李君毅将军。” 谁? 这个名字在朝堂上消失太久,以至于突然提及,竟五一个人反应过来那是何人? 随后,似乎是终于有人想起这个名字所指究竟为谁,叽叽喳喳的议论更胜室外深秋的风声。 李君毅啊,曾经的南衙禁军十六卫中金吾卫大将军。隆平元年的十二月,因为中书省失窃案被时任吏部侍郎的萧大人弹劾革职,至今赋闲在家。 难怪还需特地问问萧大人的意思。 李君毅家的苏夫人苏芷荷是宣王殿下生母宁贤妃的亲meimei,按亲缘关系,李君毅算是宣王殿下的姨父。 难怪宣王殿下要举荐他。 李世默屏气凝神静声听朝中风言风语的议论。 平心而论,现在就举荐统领神策军的人选,过早地介入风险最大的中央禁军,尤其举荐了一个搭得上关系的亲属,在占据绝对优势之前,并不合适。 但李世默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西突用兵在他,估计也在李若昭的意料之外,为了大唐的安危,凉王必须远赴西北。神策军无人统辖,他唯一拿得准的只有李若昭提过一嘴的李君毅。 李世默甚至忍不住眯着眼遥想。 要是薛将军还在,也不至于用人到这般紧缺的地步。 “臣不同意。” 萧靖极其冷漠地打断李世默的思绪。 李世默向着陛下躬身拜下,“只是儿臣的建议罢了,至于最后的决断,还请陛下圣裁。” 萧靖抢在陛下之前,声音愈发冷静,冷静清晰到极其可怕的地步。 “微臣认为不妥。李君毅将军多年不涉兵事……” 话说一半,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人声喧闹,远比适才的议论更为刺耳,隐隐还夹杂着些许熟悉的女声。 一个小内侍气喘吁吁摔进门内。 “启……启禀陛下,宛嫔娘娘突然疯了一般要闯进来,说什么都拦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