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穷阴:孤月 (第1/2页)
“宣王没有带兵回长安吗?” 李君毅眨巴眨巴眼。 “哦!臣想起来了,陛下您说这个事儿啊。确实有,十一月二十二日的深夜吧,宣王殿下带人回长安,说是陛下即将回銮,看看我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当夜殿下巡完便走了,当夜守门的兵士都可以作证。” 李君毅憨笑着搔搔脑袋。 “臣还以为没什么大事呢,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皇上瞪大了眼,“没了?” 李君毅眨巴眼,“没了呀?” 皇上再问,“没去找谁?” 李君毅再眨巴眼,“没有呀。” 随即又意识到仰视天颜不妥,忙转头看向宣王殿下。 “宣王殿下你还有什么时候回过长安?臣日日夜夜在城墙上巡逻,也没听见消息呀?” 李世默当然不会回答他。 陛下也没说话。他从头到尾细细打量李君毅的神情。虽然与这流淌着一丝西突厥血脉的李君毅相交不多,但据他的了解,草原人的直肠子倒是继承得全乎。仔细端详着又懵又怒的表情—— 这表情太真切,不像是演的。 如果真是演的,那也演得太厉害,写这剧本的人未免过于了解他。 陛下的目光不经意扫过一直垂手站着远远的张怀德。 最后又将目光转回到还跪着的自家儿子身上。 “世默,你承认吗?” 李世默伏在地上,声音沉闷。 “儿臣都认。” 彻底套不出话来了。 皇帝陛下从始至终也不打算真的动什么改易之心。毕竟李世默的声望早已今非昔比。剑南道、泾原节,那都是说得上话的,经此一役,河东节度使卫茂良似乎也对他青睐有加。朝臣拥戴,禁军不敢违逆,一切顺风顺水。 但是,绝不能让他过于顺风顺水。顺境往往易生骄纵,与李世默与自己都不是件好事。尤其背后还有一个不知何时出手的李若昭,她对李世默的影响,比他想象中要大。且宁妃是知道此事的,不然在鼎州不可能一命换一命—— 那哪是换沈青绾一命,那是换李若昭一命。 因此,皇帝陛下的原意,本就以敲打居多,敲打到了,他发个怒,李世默认个错,互相知道底线,彼此相安。 事实上这也这么走的,李世默比李世谦聪慧,也比李世训更知进退。李世默给了陛下台阶,他就顺着台阶下,点到为止。 然而,事情的走向在提到李世默私自返回长安的时候变了。能让李世默放弃救小语的,皇上思来想去,也且只可能有一个李若昭。 但他咬死不认,还有李君毅不惜把私放天牢要犯的责任推给李世默自证清白,只为给李世默证明与李若昭之间干干净净。 至于李若昭,前些时日已经被萧府接回去了。说一个月前是在宫中生了场大病,缺人照顾,有萧府的人守着,李世默也没道理往萧府闯。 所以,李世默私自回长安,真的不是为了李若昭吗? 问不下去了。 遣退了李君毅张怀德。皇帝陛下最后停在自家儿子面前,跪伏在地的李世默只看见一双金丝缎面的鞋。 “世默,朕想与你说句实话。朕无意动你的储君之位,但有些事,孰轻孰重,你自己要有杆秤。如果你一时糊涂权衡不清,朕这个做父亲的,帮你决定。” 李世默在下方的手微微收紧。 从紫宸殿中出来,随着滴漏一声一声催人性命,光阴的齿轮在殿门合上的那一刻咬在正子时上。 李世默从高台上一步一顿往下走,没有点灯,如夜间涉水趟河的旅人,在沉沉黑暗中摸索。 忽听背后传来一声脚步悉索。 “殿下留步。” 李世默转身,浅浅颔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